關於我們

中國教育的現況介紹及分析
(一)前言

教育對個人以至社會有不可替代的價值。教育,能教人認清這美麗的世界、發揮個人的潛能、 樹立追求的理想和目標。教育,能使人明辨是非、尊重他人。

生活在香港這富裕的都市,不少人都認為教育是唾手可得,但在中國內地, 很多孩子卻因家貧連上小學變成奢求。作為幸福的一群,貢獻自己的能力,給予協助, 我們感到責無旁貸。

我們可做的,卻遠遠不止於在金錢上的援助。固然,資金是現時中國教育發展所廣泛缺乏的, 但若以為金錢就是一切,卻是將問題簡化,未能對症下藥。 我們認為只有對中國教育的種種情況積極瞭解,才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才能從更廣泛的社會經濟文化背景中, 去理解和感受在貧困下求學的莘莘學子及眾多失學兒童的困境。認真的學習和探討, 本身是一種關心,更是要負責任的提供幫助給他們的必要準備工作。

經過多次親身與內地貧苦地區兒童的接觸,我們認識到除了金錢,他們渴望的, 還有關心和愛。教育本來就是需要用心的事業。我們真誠希望這本小冊子, 能引發大家一同走上關心、推動中國教育發展的道路。

(二)教育目標與政策

「多渠道集資」

由於教育經費不足;中央政府將財政自主權下放,讓各方面共同分擔, 謂要「調動各級的辦學積極性」。因此教育經費的來源,有中央政府的撥款,省、縣、 鄉各級地方政府的資助,也有民間的捐助等等,稱為「多渠道集資」。

 

職業教育的發展與改革

這是1995年教育改革的第二個主要方向。 由於相信職業技術教育對提高國家勞動人口生產力有重要作用, 及要改善大批高中畢業生升不上大學而又缺乏出路的情況,政府訂下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方針, 主要從高中階段開始分流,目標要把普通高中與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人數比例,逐漸趨近一半對一半。

政府鼓勵各單位、部門和其他社會力量(如集團、企業)聯辦各種職業技術學校, 即所謂「掛鈎聯辦」,或甚至自辦職校。換句話說,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辦學, 而該課程的畢業生就被輸送到聯辦單位去工作。這些學校除了為本單位和部門培訓人才, 還可以接受委託,為其他單位培訓人才和招收自費生。

政府要求單位招工時,優先錄用經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學生,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崗位, 要在就業獲得就業資格。至於未經培訓已就業的,要進行崗前培訓。 這個制度保證了工人的質素,亦同時大大提高了職業技術教育的地位。 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國仍對所有學校畢業學生實行嚴格的人力規劃, 每一門學科都有相應的就業崗位,叫做「對口」。可是由於市場經濟的引入, 此制度已不合時宜,而漸由雙向的自由擇業所取代。 因此職業學校漸漸從「對口」制改為「不包分配」制。

 

高等教育的改革

經歷十年文革的斷層,高等教育在八十年代初期才算正式恢復。 在社會急劇現代化的時候,對高等教育的殷切需求是可以想像的。 中央政府的處理方法是給予學校行政上的自主權;又擴大辦學自主權, 打破以往家省兩級辦大學的習慣,允許中心城市辦大學,為地方培養人才。

 

師資制度

提升在職教師學歷資格
設有師範學校及教師進修學校、成人高等教育學校及教育學院供教師進修, 以提高教學質素及改善教師中大量不合學歷資格的現象。

提高教師工資

  1. 「工資包乾」 - 這個制度是指學校可以照原來的編制,訂出教師人員數目, 從而決定支出預算。這種制度可以提高教師報酬,因為如果可以由較少的人幹較多的工作, 也就可以由較少的人分攤較多人的工資。
  2. 津貼「民辦」教師。(詳另見「教師」部分。)

取消民辦教師制度
中國政府於93年提出逐步減少民辦教師數目,並於97年訂下2000年完全取締的目標。 (詳另見「教師」部分。)

 

進入二十一世紀的教育目標與政策

在1996年中國制定「『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綱要」, 提出要「重點普及義務教育,積極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適度發展高等教育, 優化教育結構。2000年全國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交盲」。具體的政策如下:

 

推行「素質教育」

隨著基礎教育的普遍率的上升,新的政策的重點從強調量的提高轉到質的提升。 中國的基礎教育一直偏重升學率,教學以升學考試的模式主導。 新的政策強調向全面素質教育轉變。改革的範圍包括教學內容、課程設置、考試評估和教學管理制度。 改革的目標是使學生在德智體多方面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改善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

加強發展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重點做好初中後的中等職業教育。目標是在2000年, 各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招生人數和在校生數佔高中階段招生數和在校生數的比例, 分別達到60%左右。積極發展高中後的職業教育,使高中畢業生除進入普通高校以外, 逐步接受多種形式的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又積極發展電視教育、函授教育、 業餘進修和自學輔導等多種辦學形式。成人教育重點放在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 發展多種形式的職前、職後和轉崗培訓教育。

 

學校建設標準化

基礎教育在基本上實現了「校校無危房,班班有教室,學生人人有課桌凳」這所謂「一無兩有」的目標後, 進一步推進學標準化建設。透過加強校際資源共享等措施,切實解決教具、實驗儀器、 圖書資料等辦學條件短缺的問題。

 

支援少數民族教育事業

中央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少數民教育經費。在國家安排的少數民族地區各項補助及其他扶貧金中, 要劃出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發展民族教育。

(三)學制及管理體制

學制

按大陸現行學制,小學一般要修讀六年,但亦有為數較少的五年小學。 1986年,中國政府頒佈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下令全面推行普及小學教學, 並分批實施九年義務教育。

中等教育分為兩個階段,即初中和高中;初中的修業年限為三年或四年, 高中的修業年限大多為三年。

高等教育方面,分專科、本科和研究院;專科二年,本科四年,研究院二至五年,分碩士、博士兩級。

另外,職業教育亦是中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當中又分為在職及非在職, 非在職的有職業初中和中等專業學校。中等專業學校主要招收高中畢業生, 一般修業期為四年;此外亦有招收高中畢業生,課程為期二年。 在職之職業教育則包括技工學校、職業高中、工農初等學校及工農業餘中等學校。

《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中建議的中等教育架構:

各類高中學校在校學生人數及所佔比例
  1980 1985 1989 1997
普通高中 970萬(81.1%) 741萬(64.1%) 71.6萬(55.2%) 850萬(43.8%)
中專 124萬(10.4%) 157萬(13.6%) 218萬(16.8%) 465萬(24.9%)
技校 70萬(5.8%) 74萬(6.4%) 127萬(9.8%) 193萬(10.0%)
職業高中 32萬(2.7%) 184萬(15.9%) 236萬(18.2%) 431萬(22.2%)

值得詳細一提的是中國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教育的學位在過去十多年來大幅擴展, 相反,普通高中的發展卻一度受到壓縮。由上表可以看到職業技術學校(包括中專、 技術學校及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的比例,1980年時才只18.9%比811.8%, 到89年已躍升至44.8%比55.2%。到97年更是 56.2%比43.8%, 基本上已達到了政府原初將比例提升至50%或以上之目標。

隨著短期的大規模發展,職業技術教育亦存在著不少問題,特別是多方辦學, 使教學失去協調。雖然中央政府謂職業技術教育內地方教育部門負責協調, 但由於各學校的財政不再由教育部門負責,協調只是有名無實。由於一窩鋒辦學加上缺乏協調, 各學校都爭相開辦當前流行的課程。學校的規模普遍細小,重複辦學情況嚴重, 因而浪費資源。加上不同的辦學性質、規模等引致質素參差,有時甚至有亂發証書的情況。

在社會(政府以至個人)對職業技術教育需求殷切的情況下,如何改善它的質素、 管體制等已成了急切等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內地學制

 

管理體制

以中國這麼龐大的教育系統,它的運作情況,背後的管理體制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在中國,負青管理全國教育之機構為國家教育委員會。 中國的最高立法機構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中, 負責教育的委員會為教育文化衛生委員會。 一般的立法程序主要是由國家教育委員會的政策法規司負責立法綜合、整理工作, 然後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委會通過,再由國家教委負責執行。 除了中央外,中國亦在省、市、縣等地方政府內設有專門管理教育的機構, 負責統籌教育事宜,一般的名稱為教育局或教育廳。

1985年起,決定一般的基礎教育由地方教育部門管理,而職業技術學校則有三種管理形式: 有由中央及地方政府業務部門管理,亦有由大、中型企業統籌的; 其餘則由當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門辦理。

至於普通高等學校,有的是國家教育委員會直屬的學校, 亦有的是國務院其他業務部委所屬的高等學校。此外,近年省、市政府為配合經濟發展, 亦有設立地方高等學校。

成人教育之管理體制與以上的相似,有中央與地方教育局直接辦理, 亦有由中央和地方業務部門管理的;有部分則由企業直接培訓所需的專業。 此外,亦有社團及個人辦學的成人學校。

 

二十一世紀的體制藍圖

辦學體制
積極發展各類民辦學校,以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特別是各級職業教育為重點。 世紀之交前政府加強有關立法。目標是2010年時,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 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的辦學體制及公立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

高等教育體制
高等教育實行中央和省兩級管理,以省為主的體制。非義務教育階段逐步實行繳費上學、 擇業自主,同時完善獎學金、助學金和特困生補助等制度。 中央實行集中資源辦好一百間左右重點大學和重點學科,並在適當擴大現有高等學校的辦學規模同時, 將全國高校的總數進一步減少,以減低教職員工與學生的比例, 加上通過聯合辦學和校際合作提高整體辦學效益和教育質量。政府由對學校的直接行政管理, 轉變為運用立法、撥款、規劃等行政手段,進行宏觀管理,目的使各高等學校能真正面向社會、自主辦學。

此外,亦加強了地方政府的統籌角色。部分中央部門所屬學校可轉由省級政府管理。 到2010年,中央政府只管理少數有代表性的骨幹學校和一些行業性強、 地方政府不便管理的學校,較多的學校要轉地方政府全面或主要管理。

(四)財政與分配

中國的教育經費來源主要是國家財政撥款、各級地方政府徵收的教育稅費、 收取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校辦產業收入,社會捐集資和設立教育基金。 自八十年代以來,國家的教育經費佔國民生產總值約3%,佔國家財政支出約11%至13%左右。 1993年中心政府頒佈的《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 提出在今後幾年要使各級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佔比例提高到全國平均不低於15%, 並逐步使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比例提高到4%。1995年, 國家財政用於教育支出佔該年國家財政總支出的 17.5%, 整體教育支出(連地方政府非預算外支出)佔國民生產總值的3.9%。

1996年教育投資來源及構成
  數額(億元) 比例(%)
總計 2262.3 100
  1. 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 1671.7 73.9
  2. 社會團體和公民個人辦學經費 26.2 1.2
  3. 社會捐資和集資辦學經費 188.4 8.3
  4. 學費和雜費 261.0 11.5
  5. 其他 115.0 5.1

 

資源分配 - 中小學財政

中小學財政
1985年,中央頒布《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 實行基礎教育「分級學校,分級管理」的原則,地方各級政府為籌款募基礎教育經費的直接負責者。 現在的大致布局是縣辦高中,鄉辦初中,村辦小學,亦即是「三級辦學」。

中小學的財政可分作三塊,分別是人頭費、公用費和基建費。 人頭費包括教師工資及學生補助金,公用費則包括行政費和一些非行政性的學校, 基建費就是用作基本建設的費用。

教師工資本來由國家撥款,每個月國家按工資額付給教師,但從1980年開始, 政府財政制度逐步改革,地方政府保留了大部分財政收入,以用作各項地方用途。 因此教師工資只是由地方按照中央的規定發給教師,中央實際上並没有這筆錢。這種概念, 也在省內實施,層層放權下去。於是,在一些經濟不發達、政府收入微薄的鄉縣, 教師的收入就很不穩定了。

基建費方面,大部分是靠地方政府「自籌」的,上級政府只撥給少量款項,以作鼓勵, 由當地籌足餘款;例如建小學校舍,就會由鄉撥少量的款項;再由村籌足餘款。 建初中校舍,就由縣撥少量的款項,由鄉籌足餘款,這種政策稱為「釣魚政策」。 但是,釣魚政策不是在各地都能成功的,例如有些地方的人們著意經商,不重視教育; 因此對辦學不感興趣;亦有些地方財力不足,缺乏了「釣魚」的客觀條件。

學校的其他非經常性開支,主要是由學校自己解決,一般是通過「勤工儉學」項目, 亦即是靠學校本身去從事經濟活動(創收)。城市的「勤工儉學」活動主要是校辦工廠, 亦有校辦商店、校辦飯館,另外也有些把校舍租出去辦夜校、補習班之類。 至於在農村,除了校辦工廠、校辦商店外,還有校辦農場、校辦果園。 國家對學校舉辦創收活動採取鼓勵態度,並對校辦企業在稅收上給予優惠政策。

政府為了保證教育的經費來源,自1986年起在全國容許地方政府徵收教育費附加, 凡徵納產品稅、增值稅、營業稅(三稅)的單位和個人,都要徵收2%到3%的城市教育費附和; 農村教育費附加的徵收辦法和比例,則由各省、自治區、直豁市政府制定。 上述所徵得之款項主要用於普及九年義務教育。

由於政府只撥少量款項給小學,教育費附加成了教育經費重要的來源之一。 因此,一個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對該區之教育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 例如淅江和雲南兩省約四十餘萬,其中農村人口均約3500萬, 根據《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鑑一九九七》,國家的撥款在兩個地區,均約四百多萬, 但由於兩地之經濟發展不同,淅江的教育費附加收入的是雲南的7.5倍。 兩地教育投資總額及生均投資因此差異極大。

1996年中國教育經費中三級教育分配比例
  數額(億元) 比例(%)
學前教育 29.14 1.29
初等教育 766.35 33.87
中等教育 994.09 43.94
高等教育 367.90 16.26
其他 104.97 4.64
總計 2262.30 100.00

 

各級學生均教育經費支出
年度 1996 1994
高等學校 6834.93 5395.68
中學 1204.14 863.44
中等專業學校 3682.07 3095.91
技工學校 3050.84 2362.91
職業中學 2100.21 1563.86
小學 547.74 385.69

 

1996年農村小學教育經費收入 - 單位:萬元
政預算內撥款 稅費 校辦產業勤工儉學、社會服務收入
教育專業費和教育基建投資 專項資金及其他 城市教育費附加 農村教育費附加
2497.8 31.3 23.1 766.4 133.9
其他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撥款 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支出 學費、雜費 其他 總計
14.9 693.2 455.8 138.6 4780

1996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支出2262.3億元。中央:245.9億元;地方:2016.4億元。

 

資源分配 - 高等教育財政

高等教育財政
中國的高等教育經費來源仍是以國家撥款為主,約佔總支出的八成,但據數字顯示, 撥款正在逐年下降。面對經費不足的問題,各高等院校都各自找尋資金來源, 其中學校參與投資、承辦企業,然後將所賺利潤撥作日常經費的籌集方法在近年日見重要。 此外,提供科技研究、服務或收取學雜費亦是籌集經費的慣常方法, 但必須注意在不同的大學其經費來源之構成會有很大分別。

從1996 年開始,中國政府對新入學的高等院校本、專科學生收取學費, 目的是改變國家對接受非義務教育,特別是高等教育的學生學習費用統包的狀況。 自費生的比例上升十分迅速,1986年才只0.4%,1989年已有3.6%。 到了1996年新收的317萬本科生中竟有21萬個是自費生,約佔6.6%了。 一般來說,隸屬地方的高等院校之支出,普遍比隸屬中央部門的院校更倚靠雜費的收入來源, 尤以一些小型的大專院校為甚。而所謂的委託代培,其實是學校收取學費的另一種形式, 由委託單位(商業)負擔代培學生的全部經常費支出, 學生畢業後就根據「擇優取錄」的原則到委託單位工作。1997年委託代培的本、 專學生數目有接近23萬人。

分灶吃飯:有人大魚肉,有人無飯吃
中國中央由於財政不足,加上不願背負龐大的教育財政包袱,從1980年起改革教育經費管理體制, 謂要調動各級地方政府和群眾的辦學積極性。從此,中國的教育經費由以往的中央財政切塊, 分好項目下達各級學校,改為「分灶吃飯」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兩級財政分配方法; 中央財政負責中央各部門所屬高等院校,中等專業學校和技工學校經費,並對地方教育實行專項補助; 地方則負責擔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和中學、初等學校經費。之後在同年及1985年, 又分別規定「必須逐步提高教育投資的比例,改變教育經費過少的狀況」、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於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 並使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教育費用逐年增長」、「地方可以徵收城鄉教育費附加」、 「除了國家撥款不斷增加以外,地方機動財力中應有適當比例用於教育,鄉財政收入應主要用於教育」等等。

這種「分灶吃飯」的方法,說得不好聽其實就是「大難臨頭各自飛」。 近來,中國用於教育上的支出雖然表面上加幅甚鉅, 但其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佔GNP的比重於1994年仍只有2.2%, 不但遠低於世界和亞洲的平均水平,甚至連開發中國的平均值亦大有不及。

「分灶吃飯」帶來最嚴重的問題是由於各地發展不平衡, 而對前述那些有關教育經費的「決定」又未有嚴格執行, 致使很多地方教育經費的來源、增長都没有保證;後者令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的分配比例, 容易受各級領導對教育的不同重視程度影響;前者令貧窮的地區求援無門, 造成教育發展的地區有特別的補助,但1995年此項補助用於教育上的數額卻只有1.3億, 以全國每年過千億的教育支出而言實在是微不足道。

 

資源分配 - 職業教育財政

職業教育的財政
中國職業教育的財政來源屬於多渠道集資,不同的辦學模式有不同開闢財源的方法, 主要來說,有下列幾項:

掛鈎聯辦

用人單位直接參與辦學,由它們決定課程方向, 提供必要的設備、專業技術課的導師和實習場所,學校則提供基本建設和文化課的教師, 畢業生按「擇優錄用」的原則由用人單位吸收聘用。 所謂聯辦就是指財政上聯合負擔。另外, 掛鈎聯辦也有教育部與其他部門或國營機構合作的。

代培

用人單位付錢資助其中若干學生,學生畢業後須到這些單位工作, 因此就等於職業學校為該單位「代為培訓」所需人才。

自費生

學校辦一些賺錢的熱門行業課程,由學生付費。

勤工儉學

一般職業高中都會有一些勤工儉學項目,一方面可以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如旅遊學校辦的旅館), 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收入。

 

1996年職業教育經費收入(單位:萬元,資料:《中國教育經費統計年鑑1997》)
撥款 稅費 校辦產業勤工儉學、社會服務收入
教育專業費和教育基建投資 專項資金及其他 城市教育費附加 農村教育費附加
1360.6 36.4 79.5 22 91.2
其他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撥款 社會捐集資辦學經費支出 學費、雜費 其他 總計
小計 其中自費生
134.9 109.1 707.2 197.8 191.8 2639.8

* 國家預算內之撥款佔總收入52.9%。(中央政府撥一筆款項於教育經費,再由地方政府自行分配經費之用途。)

由於教育經費不足,學校未能維修校舍,以致危房滿佈,尤以農村為甚。 根據《中國教育基事業統計年鑑97》,農村的教學及輔助用房約佔全國總數的70%, 但有八成的小學校舍危房卻是在農村的。

小學校舍情況
年份 教學及補助用房 農村教學及補助
用房佔總數(%)
危房面積(萬平方米) 農村校舍危房
佔總數(%)
總計 農村 總計 農村
1991 30550.8 22832.6 74.7 836.2 676.0 80.8
1993 31354.9 22915.2 73.1 866.2 713.6 82.4
1995 33425.8 23651.6 70.8 887.9 729.2 82.1
1997 37118.2 25437.4 68.5 553.1 449.0 81.2

 

(五)教師

在中國,教師是人類交明的傳播者,將累積下來的精神財富傳播開去, 他們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單只傳授知識,並且要塑造人的思想和品德。 影響學生心理和道德,也是社會主義啟蒙的生力軍。

中國實習把所有在校職工也稱作教師,真正授課的教師,就稱為專任教師。 作為一個合格的小學專任教師,是需要接受過中等師範學校(中師)的訓練。 中師屬於中等專業學校層次,初中以後修讀三年完成,相當於高中程度。

合格的初中專任教師需於師範專科學校(師專)畢業,即三年大學專科專門教育。

合格的高中專任教師,要受過四年的大學本科專門教育,即師範大學畢業。 另外,小學教師如取得「專業合格證書」也算合資格。這證書是為一些年紀較大, 學歷不足的教師而設的。

 

公辦與民辦教師

中國的教師主要分公辦和民辦兩種,其中民辦教師又再分為計劃內和計劃兩種。 另設有代課、臨時和兼任老師。94年底全國實有民辦師200餘萬人, 中學佔20餘萬,小學佔180餘萬。

國務院辦公應於1997年9月8日發出《關於解決辦教師問題的通知》, 訂下在本世紀末基本解決民辦教師問題的目標及工作方針:「關、轉、招、辭、退」。 關 - 關住新增民辦教師的口子;轉 - 有計劃地將合格民辦教師轉為公辦教師; 招 - 每年從師範學校招生中,劃出一定比例招收民辦教師; 辭 - 不合格的人員和實行教師資格制度後未取得教師資格的民辦教師要辭退; 退 - 老弱病殘的民辦教師實行離崗退養制度。根據《通知》, 1997年民辦教師佔全國中小學教師的比例將要從 1996年的17%減少到12%。 1998年減少到7%,1999年減少到8%,2000年要結束公辦民辦教師並存的狀況。 截至1997年9月。全國民辦教師總數已從1995年的195萬人減少到182萬人, 佔中小學教師的比例減少到14%。

 

教師

《通知》亦提出要改善民辦教師之工資待遇。公辦教師的工資、補貼是由政府發給的。 計劃內民辦教師的工資則由政府財政及教育費附加各負擔一半,而其他教師, 政府是不負責工資的。民辦教師的工資佔70-80%,津貼佔20-30%。 全國民辦教師增資水平分三類:一、基本參照公辦教師同幅度增資; 二、不低於公辦教師增資水平的三分之二;三、民辦教師的增資水平不低於35元或30元。 由於各地區之經濟發展不同,民辦教師工資的差異也相當大,由最低的100元至最高的410元。

非公辦教師人口分佈情況(單位:人)
1997年 民辦 代課 臨時 兼任
全國 85,206 1,020,227 238,528 48,649
農村 20,703 833,894 132,331 6,003
農村非公辦教師所佔比例% 24 81 55 12

 

教師的工作

教師的工作,在中國來說,是十分繁重的。雖然平均每週只上14-17節課, 但每節都有非常詳細的教案,而且每年更新。在大多數地方, 教案要經教研室或其他上級的鑒定。備課、教書、批改作業只不過是教師工作的一部份, 一般還要當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是要對學生的學業、品行負起全責,並要作家庭探訪。 對於一些問題學生,班主任還要頻繁的探訪。若學生家庭出了問題,教師更可能要插手調解。

 

教師法

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中國正式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 教師法的主要內容是提高老師待遇,謂老師的平均工資應和國家公務員水平看齊, 並應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晉級加薪制度。其次是要維護廣大教師的合法權益, 使教師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教師法》推行以後,拖欠工資是犯法的行為, 需受法律制裁。全國拖欠教資的情況,總數已由1993年9月的14.3億元降到12月底的3.09億元。

對於毆打、侮辱老師,學生是要受嚴厲懲罰的。解決老師住屋、醫療問題, 也是《教師法》所承諾的。《教師法》雖已制定,但仍未能全面保障教師的權益, 拖欠工資的情況仍屢見不鮮。

在窮困農村,絕大部份教師都是民辦的,地方政府只支付一半工資,另外一半由教師及學校想辦法解決。 有時教師被逼另兼副業,以維持生計。有些地方,老師甚至拿不到工資,只領到「白條」, 或者要逐戶去吃飯渡日當作工資的一部份。這些情況雖然已有所改進, 但要在這些地區落實教師法規定的教師的待遇,卻是仍有困難。 分灶吃飯的教育財政政策是樽頸。

 

師資水平

中國的教師除了待遇低,社會地位之外,另一特色就是多學歷不合格的情況。 1997年全國的專任教師中,中專教師不合格的有7.5%,普通中學初中的佔19.5%, 高中的佔39.3%,職業中學初中佔33.8%,高中佔66.1%,小學佔6.9%。 (《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鑑97》)還未計算大量的代課、臨時和兼任老師。 情況之嚴重與師範教育投資不足、師資要求不嚴有關。 不但有不以文憑取人而以學問、經驗定奪之情況,也有因人手缺乏而要小學, 中學畢業生教中學的情況。

可是大家都未有什麼辦法去大量提升師資水平,因為連要找新人加入教師的行列也難呢! 就1992年計算,全國有45萬教師離職,但另一方面入讀師範的人數卻不斷下降。 政府為吸引學生入讀師範,對各級師範學校和非師範學校師資班的學生, 免收學費及降低雜費標準,並享受專業奬學金、貸學金、助學金等。 還將收生標準放寬,只著重筆試。以致某些學生在語言、態度、品格各方面不適合為人師表也被取錄, 形成教師水準急劇下降。(資料:《河南教育年鑑1996》)

(六)數據的背後
小學學齡兒童學率(單位:萬人)
年份 全國學齡兒童數 已入學學齡兒童數 入學率(%)
1990 9,740.7 9,529.7 97.8
1992 11,156.2 10,845.5 97.2
1993 11,432.0 11,170.9 97.7
1994 11,949.6 11,758.2 98.4
1995 12,375 12,192.5 98.5
1996 12,876.5 12,723.3 98.8
1997 13,346.7 13,202.5 98.9

從上表,我們發覺近年中國小學學齡兒童入學「成績」十分驚人, 近年均達至98%以上。然而,這個數字其實不能告訴我們兒童的上學真實情況, 因為入學之後,有多少仍然在學而沒有輟學(即鞏固率),就不得而知。 有很多學童其實只當過「一天學生」,又或是中途輟學的。但單看入學率便看不出。

1997年小學生五年鞏固率(單位:萬人)
五年前(1992年)小學一年級在學生 當年小學五年級在校生 鞏固率(%)
2,488.8 2,322.8 93

入學率的另一問題就是學齡兒童之計算方法。1992 年以前的入學率是按7-11周歲統一計算的, 但從1992年起,入學率是按各地不同入學年齡和學制分別計算, 因此造成了一個「假象」,若我們根據1992年以前的計算方法, 7-11歲的人口約有12,093.3萬人,而7-11歲的在學人數是11,013.3萬人, 即入學率只有91.1%。但是,1995年從未上過學的7-11歲兒童約358.1萬人,佔2.96%, 為何有這樣的差異則不得而知?(資料:《中國人口統計年鑑1998》及《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鑑1995》)

要真正了解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除了要看入學率和鞏固率外, 還要看合格率(畢業考試合格與否)和升學率(畢業後能否升學)。 1992年一年級在校學生數為 2,488.8萬人, 到1997年五年級在校生有2,322.8萬人,即鞏固率為93%。1997年畢業生有1,960.1萬人, 合格率為84.4%,約為當年在學人數的78%,升讀初中的有1,836.5萬人, 升學率為93.7%,即在1992年的在校一年級生中,只有73%可以入讀初中。 因中國小學五、六年制並存,所以只可作一約數來估計。(資計:《中國教育事業統計年鑑1997》)

(七)貧窮與教學

貧困地區除入學率低外,輟學(學期中途離校)率也高, 很多兒童在輟學後很快就復盲(再度成為交盲、半文盲)。 除了輟學率高外,貧困地區的留級率也很高, 很多學童要用七、八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完成小學(有人謔稱這為「七仙女豬八屆」), 佔用了很多學額。以1996至97學年為例,該學年農村一年級重讀率達到5.7%。 高輟學率加上高留級率大大降低按時畢業率,一方面令家長更不願送子女上學, 另外也使落後地區的教育變得更不化算。

 

貧困地區的「兩高一低」為什麼如此嚴重?

教師質素
留級率高低主要取決於教學質素及課程的編排, 而教學的質素主要取決教師的能力(這當然也與家長的文化程度有關: 貧困地區的家長的文化水平低,因而可能不但未能幫助學童學習, 甚至對他們的學習有壞的影響;但師資作為教育的重要一環,本身也有決定性的影響)。 前面教師的部分提及,中國多不合格教師,而不合格的教師, 他們的水平比較差而又多集中於貧困地區,因而也就影響到貧困地區的教學質素。

課程編排
課程的編排方面,由於沒有顧及城鄉的差距(如畢業後的出路不同、教師的質素差距等), 城鄉統一以升學為目的織課程,貧困地區的教育只注重普通文化知識傳授, 單純追求應付考試,所教授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及將來工作毫無聯繫。 這一來減低教育可以對農村的幫助,二來也無法令貧困地方的兒童提高對學習的興趣, 也出現教師不能勝任教好課程的情況,令貧困地區的學生成績達不到要求而屢屢留級。

兼職讀書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貧困地區的小孩唸書之餘,經常要花很長的時間幫家人做農活, 或者料理家務,學習的時間大大大減低。另外,在家裡一般沒有人可以幫助他們溫習環境也欠佳。

窮人唸書難
至於貧困地區的輟學率高企,涉及的問題更為廣泛,既涉及學校教育質素、家庭、社會經濟狀況, 又涉及人口、文化傳統等方面。

一直以來在貧困地區,儘管升學的比率低,但因傳統觀念如對讀書人的尊重等的影響, 加上非農業就業機會少,許多學生都把「跳出農門」作為學習的最大動力。 但由於前述的高留級率和差教學質素,令部分學生在上學幾年後就覺得升學無望, 學到對將來生活有用的東西又甚少,因而中止學業。 再者,貧困地區多人口稀薄,交通不便,上學不方便,尤其在三、四年級後, 學校的分佈相對集中,上學對很多學生變得十分不便(大陸農村很多時為達到入學率的要, 求在偏遠的地方設有教學點,但只有數位甚至一位教師,只設幾個年級,教的學生也極少, 學生升上更高年級,便要往另一處地方上課),一些學生便被迫輟學, 而另一些本已不想繼續上學的便趁機輟學,形成一個大斷橋。 這個斷橋,另一方面,又成了支持縮小高年級的教學點的理由。

然而,貧困地區高輟學率的最重要原因是學生家庭經濟困難。 有調查指輟學率與學生家庭及所在地區的貧困程度成正比關係,這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貧困地區,部分家庭溫飽問題尚未解決,自然無力支付子女的上學費用。

再者,越貧困的地區,家中的孩子越多,家長或需要學齡子女幫忙農務或者照顧弟妹, 因而要求這些子女不上學,要麼給他們上一兩年學便輟學。

 

教育與經濟落後的惡性循環

貧困地區的經濟差令教育發展落後,而教育發展落後又使它們的經濟發展得不到教育的科技技術、 管理人才等推動力,使貧困地區的教育與經濟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要打破這個循環,需要從增加貧困地區的教育經費開始。

當然更重要的,是要重申兒童接受教育的權利。

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質素,令社會更美好,從這個角度出發, 就算不談教育發展不足對經濟的壞影響,我們也應該關注貧困地區的教育問題。

陳曉宗、閔維方:「論中國高等教育的証明收益與勞力市場化」,載《教育研究》1999第1期
教育程度 年平均收入 教育收益率
總平均 7,988 5.3%
文盲 6,191 -
小學 6,625 -
初中 7,134 3.6%
高中 7,599 4.2%
中專 8,557 6.8%
大學專科 9,111 4.7%
大學本科 10,795 6.6%

上表研究結困指出目前中國基本上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年勞動報酬越高。 更仔細的分析表明,在私有制企業上工作的職工的教育收益率要比在國有企業的高, 也即是說隋著中國私有經濟佔整體經濟比例再增加,未來教育的收益會隨之上升。

以上表的結果作國際比較,情況十分令人吃驚。目前中國5.3%的總體收益率比起非洲的13%, 亞洲的11%,拉丁美洲的14%,中等發達國家的8%與發達國家的9%,有明顯距離。 更嚴重的問題是這可能顯示出現時教育的內容與經濟發展不配合, 或是目前經濟的發展只是向低技術的方向。 全面檢討和改革教育的課程、內容及教育的效率,以及調整國家經濟架構,已是刻不容緩。

徐堅成,1996年中國教育程度與收入關係:「中國貧困縣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評計」,載《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樣本數 教育投入標準值的均值 人均純收入均值(元) 民族縣佔樣本縣比例(%) 山區縣佔樣本縣比例(%)
普及程度高度(入學率超過99%) 10 7.03 706 60 30.0
普及程度較高(入學率超過95%)男女入學率差距小於3個百分點 23 6.76 756 53.8 47.8
普及程度一般(入學率超過95%男女入學率差距大於3個百分點,或入學率在90%-95%之間,男女入學距小於3個百分點 26 6.73 556 53.8 80.8
普及程度低(入學率低於90%或入學率在80%-90%之間,男女入學率差距小於3個百分點 21 6.26 485 57.1 81.0
普及程度低(入學率低於80%或入學率在80%-90%之間,男女入學率差距大於3個百分點 22 6.25 527 864 100.0

中國教育現時的金字塔形發展使升學困難, 這種情況加上低教育收益率令一些家長以至學子寧願早日投身工作賺錢, 也令一些地方政府寧可把錢效在經濟效益更高的方面, 等經濟發展增加對教育的需求時才來辦好教育。 這種做法實在是無視世界各國經驗,置未來發展於不顧的短視和不負責任的行為。

上表是中國一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合作的一項計劃,在1996年對102個貧困縣調查的數據, 我們可以據之得出以下兩個結論:

  1. 教育投入的高低與教育普及程度和男女生入學率差距有直接關係
  2. 山區縣一般教育落後,而教育落後的地區大部分集中在山區縣

 

輟學與失學

掃盲如掃落葉?
1949年以前,中國文盲佔成年人口80%以上,經過40多年的掃盲運動, 全國累計掃除文盲1.8億。據1995年人口普查,全國15歲人口中仍有文盲、 半文盲1億4千5百萬人,文盲率下降為12.01%,但83%以上的文盲分布在農村, 72.6%是婦女,邊遠山區的文盲率更是遠高於全國平均。

我們再看回前文(數據的背後)提到的,1995年時全國7至11歲兒童由於種種原因未能完成九年義務教育的人數, 起碼近360萬人,佔同齡人口比例近3%,這一串數字意味著什麼? 就意味著10年後一代又一代的新文盲。而對一個民族來說,又將會帶來些什麼?

失學生
據統計,中國每年僅小學就有250 萬人輟學(學期中停學)。在2.2億學生中, 約1/3只能完成小學,1/3完成初中,再繼續升學的不到30%。 累計到1992年,全國有失學兒童1.42億。根據小學入學率的統計資料, 僅1995年一年全國有300萬小學學齡兒童沒有入學,已入學學生中, 又有近9%中途流失,小學畢業的學生中91%升上初中。初中又有16%學生輟學。 餘下讀到初中畢業的學生中,只有不足一半可以升上高中。

1985年入讀小學一年級生學生教育情況:

分析:

  1. 該年入讀小學一年級的2298萬人中,有38%在初中階段之前流失,而最後只有100萬人開入大學,約佔4.4%。
  2. 小學及普通初中均有接近20%的學生中途輟學,而普通高中亦有接近9%。
  3. 入讀職業初中的學生僅佔開讀初中總人數的1.7%。
  4. 普通高中的畢業生中,有45%能開入大學。
  5. 此項計算未有將留班、跳班的情況計算在內。另外,此表假設小學階段為時六年,但實際上中國五年制與六年制小學並存。在畢業率、開學率與小學招生規模大致相若之下,此表應可作為該批學生繼後就學情況的合理估計。

男孩讀書,女孩養豬
輟學兒童中,女童佔60-80%。據1993年統計,全國貧國地區261萬名未入小學的學齡兒童中, 女童佔超過2/3。據1995年統計,女童的失學比例比男童高,而且隨著年齡增長, 差距逐漸拉大。在10-12歲時,女孩在失學人口中佔65%,即相等於同年齡的孩中, 每一個男童失學,就有兩個女童失學。當然,看到表中, 男女的失學人口比例都隨年齡下降而減少,兩者的相距也迅速減低,是令人欣喜, 只是我們仍要為現時已經失學,年齡較大的女童想想。

資料來源:中國統計年鑒1998,及武萍,《中國流失狀況及原因分析》,轉載於《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年齡 失學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 失學人口性別構成
  小時 男(%) 女(%) 性別比
合計 2.09 1.73 2.49 43.24 56.76 76.17
7 0.092 0.086 0.099 49.32 50.68 97.32
8 0.13 0.11 0.16 44.54 55.46 79.90
9 0.24 0.18 0.31 38.33 61.67 62.15
10 0.50 0.32 0.70 33.63 66.37 50.68
11 0.94 0.63 1.27 35.13 64.87 54.11
12 1.83 1.25 2.46 35.76 62.22 60.70
13 3.19 2.30 4.16 37.78 62.22 60.70
14 5.40 4.53 6.35 43.84 56.16 78.05
15 8.48 7.94 9.07 49.00 51.00 96.10

 

地區和城鄉流失生差異

流失生也稱為失學人口,是指學齡期(7 - 15歲),因種種原因而未在校, 流失在各級學校之外的人口。它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學齡期從未入學,二是曾入學, 但又中途退出的,即所謂的失學或輟學。

中國幅員遼闊。各地天然及歷史發展條件不一,近二十年的經濟改革開放又採取先優惠部分地區發展, 使富省(地方)越富,窮省(地方)越窮,使得流失生的分布也存在著明顯的地區差異。 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流失生較少見。反之,在那些欠發達、文化教育條件較差的地區, 如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x居的西北、西南等地區,流失生現象就非常嚴重。

以1989年入學1995年畢業的這一屆小學生為例,六年中全國共流失189.98萬。 社會經濟條件較好的地區如北京市流失1106人,佔全國的 0.058%。 江蘇流失3.87萬,佔總數的1.78%。而西南部分省份,如四川流失19.11萬, 佔總的10.06%,雲南有22.47萬,佔 11.83%,貴州有26.25萬,是北京市流失生的237倍, 佔總流失量的13.82%,高出北京13.76個百分點。

由於各地人口數目不同,上述比較在反映地區差異時難免有折扣。 若用一屆小學生中途流失人數佔期初入學人數的比重作比較,則可以更加準確地反映不同地區的差異。 根據此種方法計算出的全國平均水平為8.83%,即該屆小學生六年中有8.83%的人中途流失。 北京為0.60%,淅江為3.17%,均大大低於平均點。與之相對,四川為11.89%, 新疆為15.88%,青海為21.83%,雲南為28.62%,而西藏高達58.82%,六年小學竟有一多半的學生失學。

再以1992年入學1995年畢業的一屆初中生為例。全國流失生比例總計為16.22%, 即三年初中有16.22%的人中途失學。北京為7.32%,上海僅為5.82%, 而部分西南、西北地區省份,如廣西為18.19%,甘肅為19.45%,雲南為23.26%, 四川則為24.25%,將近1/4。

失學人口的地區差異還表現在城鄉之間。我國農村中小學在校生佔在校生總數的67.63%, 而農村的教學條件卻遠不如城市。據統計,1995年全國小學校舍共有危房887.87萬平方米, 而農村小學就佔到了82.13%。農村中小學生流失現象也遠比城市嚴重得多。 再以1989年到1995年的一屆小學生為例,在這六年中,農村小學生共流失189.98萬, 佔期初入學人數的11.40%,比全國平均小平高出2.57個百分點。 而與此同時的城鎮小學卻出現「倒流」現象。有147.67萬農村學生中途轉入城鎮小學學習, 大大高於城鎮小學的流量,佔農村流出量的43.73%。

再以1992年到1995年的一屆初中為例,農村中學中途輟學的有237.62萬, 佔曾入學人數的25.76%。與小學不同,城填中學的「倒流」現象較罕見, 轉學生僅佔農村流出量的0.18%。這說明農村初中流失比小學要嚴重得多。 小學雖有不少學生流出學校,但其中將近1/2的學生是為了轉入城鎮小學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初中階段流出的學生幾乎全部流入了社會,遠離了學校。

資料來源:武曉萍,《中國流失生狀況及原因佈》,轉載《教育研究一九九八年二月號》。 

(八)貴族學校在中國

香港的媒介近年經常報導一些國內的「貴族學校」。這些「貴族學校」收費高, 建築和設備都令人咋舌的豪華與先進,教學內容走向國際化。這些報導與中國失學問題嚴重, 學校設備不足、落後等的其他報導放在一起。有時令人有些疑惑──究竟中國內地教育的總體情況怎麼樣? 這些「貴族學校」在內地的發展又是如何?

「貴族學校」主要集中在沿海經濟發達的大城市。如深圳、上海等地。 它們一般是由商業企業辦經營,以高額儲備金形式運作或收取高額學費的學校、屬於民辦學校。

廣東省在1993年5月開辦第一所用「教育儲備金」運作民辦學校, 到1996年全省已有70所這類中小學,在校生百萬人。這70多所學校中, 30多所的投資都超過1億元人民幣,最高達3億元。他們的佔地一般在100畝以上。 最大的已達600畝,建築豪華,電腦、實驗室及運動設備先進,並以高薪吸引優厚師資。 他們的學生主要是高收入的家庭及外來人士子女。所謂教育儲備金, 是家長和學校簽訂合同並繳納教育儲備金(每名學生的15至30萬元),除此之外, 家長不需再交任何費用,學校通過運用儲備金維持學校的經費開支,學生退學時退還儲備金。

根據1996至1997年學校統計,全國民辦學校共2920所,佔全部學校的4%以下, 而這類條件設施精良的民辦學校,實際不到100所,佔全部民辦學校4%以下。

同屬「民辦學校」,在經濟較差的地區,民辦學校被人稱為「貧困教育模式」, 佔比例不小。這類學校往往是因為地方政府教育經濟匱乏, 為了不使村內的小孩子要走下幾個小時到最近的學校上學,村裡人合資辦學。 這類民辦學校一般條件簡陋,教師待遇較低,收費也低,有的全年收費僅幾百元。 教師也只能以代課教師身份聘請,工資與褔利都遠低於正式教師, 每月工資數十元至一、二百元,有的教師「代課」一「代」就十數年。

參考資料:

  1. 佩琨、王文源、《民辦中小學發展的現狀、問題與對策》,轉載於《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2. 曾天山,《全國民辦中小學觀察與思考》,載《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九)教育不足引致的問題

中國人口眾多,96年全國6 - 14周歲的九年義務教育適讒人口為2億1千6百萬, 整個九十年代每年適齡入學的小學一年級新生高達2100萬至2500萬人, 相當於加拿大或澳洲的全國人口總數,要提供足夠和有質素的教育,實在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教育的目的不單是為經濟發展服務,更關人民的文化素質,教育不足引致的問題是多方面的。

一.自然資源的低開發

中國仍是農業大國,勞動力資源主要在農村,但目前農村的農業技術人員匱乏, 流失亦十分嚴重。據統計,全國每萬名農業人口中只有3.9 名技術員(即0.39%), 平均2200畝耕地才有一名技術員,一名獸醫平均要照顧7000頭畜牲, 近半的鄉鎮沒有農業技術推廣站,2/3的村落沒有技術服務組織, 70%的農業科技成果無法推廣使用;這種情況在一些貧困地區尤為嚴重。 人口素質不高,令住在水邊的不會種高產水稻,不懂水產養殖, 得不到江湖之益;住在山裡的不會造林,不會開礦,收不到林果、礦藏之利, 甚至有的農民在大面積林果虫害時,拒絶使高效殺虫藥,說是怕中毒, 還得去外國醫治云云。於是有再豐富的天然資源, 而沒有足夠教育裝配的技術人員及人民的配合,社會也難以有長足的發展。

二.企業發展的樽頸

一般勞動力的質素低下,嚴重影響勞動市場的健康發展, 也導致鄉鎮等新興企業發展成為末來中國經濟發展的樽頸因素之一。

中國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勞動力需要就業。另一方面, 有大量職工因水準不合企業要求而被要求離職;教育方面做得不好, 國家就不得不每年投入大量資金對職工進行轉業或在職訓練。 這些訓練相對於整體經濟發展的需求無疑是十分不足, 管理、技術及科研究人才的缺乏成了企業發展經濟及社會增長的樽頸。 以住(鐵飯碗政策之下)企業由於不能拒絕國家分配, 要背負大量的不合資格職工,成為企業發展失衡、競爭失利等的滯後因素。 到近年新的勞動法頒佈,人力市場的流動相對合理, 如何處理低質素勞力大量過剩、高質素勞力大量短缺的情況,就成了未來國家發展的重點之一; 長遠的辦法,就是要辦好教育。

三.經濟活動的不合理

人口質素的低下,令我們往往看見一些中國的地區,雖然經濟發展有了一定的成就, 但人們的消費及經濟活動卻表現出盲目性及短視的情況。

在一些農村,富了起來的農民主要的花費是在不斷的更新住房,增加房屋的建築, 購買奢侈品等,據1997年統計,中國城鎮居民每萬戶擁有電視機10048台, 電冰箱8912台,洗衣機8058台,遠遠超過一般發展中國家的比例; 但全國人均擁有圖書雜誌卻僅7.92冊。一些沿海地區孩子隨大人出海加工魚產品而輟學, 而家中蓋著新樓房一層又一層,以表現富有;有的則為結婚、賭博揮霍資金; 再不就盲目炒賣樓房、股票等,毫不重視長遠的投資和人才的培養、基本建設等。

經濟掛帥的風氣也風捲內陸貧窮地區。由於政府及地方的教育投資不足, 家長寧願子女年幼即輟學,幫助家計,又或打工,賺錢回響到較富有的地區省份。 教育又再淪為無用的奢侈品。從這個角度看來,近年香港電視經常報導大陸貴族學校, 倒有助提升國人對教育的重視。

四.阻礙政治文化的發展

由於一般人民以至政府幹部的文化素質差,對於一般的法制,人身權, 利政治制衡等觀念都十分淡漠;也因此他們對於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十分低, 助長了官僚意識,甚至影響經濟秩序的建立,不利政治改革。這對於大陸改善貪污、 治安不靖等社會問題至關重要。

一言以蔽之,要強國,要富國,必先重視教育,發展教育。

 

(十)市場經濟衝擊下的中國教育

隨著經濟的開放與發展,中國的教育必然地要面對伴隨市場經濟而來的衝撃。 如果只認為市場經濟是一個金礦,為教育掏得更多資源而忽略了其不同層面的意見, 便是對它的一種錯誤評估,除了前面談教師時講及,教師因為待遇、社會地位俱低, 在轉業機會大增下很多都毅然「下海」外,商品經濟對中國教育的各個層面都造成不少影響。

讀書無用論

市場經濟帶來的經濟增長無疑減少了部分學生家庭的經濟壓力, 愈來愈少人因家境貧困而放棄學業,但同時在較發達的地區, 因為經改所帶來的就業機會亦甚為可觀,增加了學生繼續學業的機會成本。 同時一些鄉鎮企業和個體戶有違國家規定,僱用童工,這些都致部分大城市的學生不願上課, 而有些畢業生還主動放棄升學的機會。與此同時, 在偏遠的山區仍能夠享受到經濟改革帶來的成果,貧困仍是失學的主因, 這亦解釋了「有人無書讀,有書無人讀」的情況。不少家長甚至小孩子在耳濡目染下, 都寧願孩子賺取「眼下錢」。這種把教育現實化的思想,在未來會越來越見嚴重。

教育投資結構的改變

經濟改革打破了以往由國家獨力承擔教育投資的情況,現在的中國教育投資基本上是政府、 企業和家庭的合作,而資金來源亦是多元化的。

政府:地方政府在基礎教育取代中央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央授權地方可徵收教育稅, 但政府的教育投資佔總投資的比例已愈來愈少。

企業:企業辦學是以往計劃經濟的產物,但這些企業辦學校在經濟改革後依然存在。 這些學校一般都不但為在職父母的子女提供讀書機會,亦滿足了企業對技術勞務市場的需求。 企業辦學總教育投資高達兩成。

民間:在非務教育階段(幼兒班)的民間辦學校,學生亦需付出書雜費、學費等。 此外,亦有所謂的自費生學額,供有能力負擔的人仕就讀,同時, 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亦出現了貴族學校,他們為人注目的地方, 是他們收取令人咋舌的學費,也是供極盡齊全的教學內容及設備。

效益觀念的提倡

市場經濟以價格作為分配資源和賞罰決策的標準,效益導向的決定原則使學校的人事和財務管理更具效率。 問題在於學校的教學內容與對學生的要求也變成要即時見效,要立竿見影。 政府對學校自主權的下放亦是促使學校進行管理改革的條件。在財務管理上, 政府取消助學金而改以奬金方式幫助學生,工商銀行亦可貸款予有需要學生, 同時加強評估各種設備的效益,提高它們的運用價值。人事管理方面,則打破鐵飯碗, 鐵工資的傳統,試行崗位責任制,按表現評估津貼,裁減冗員等。 各種改革一方面帶來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又提出對現行教育的目標和效果的挑戰。

課程的實用性及多元化

職業學校的出現使教育更迎合市場需要。在擴大了自主後, 職中和高中在開辦學科上亦較為靈活。然而,徒以經濟價值作為開辦學科的取向而缺乏學校之間的配合, 將使資源重複:缺乏整理管理只會做成浪費。更重要的是不少辦學者只著眼於短期的經濟成果而缺乏長遠的眼光; 課程以前以訓練專門人才為主而忽略了對學生整體素質的培養,出來的只不過是種專業的工匠。 如困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人便成了工具;學校不過是知識工廠,成為市場經濟的附庸, 失去了教育的內在價值。如何在運用與個人知識的培養之間取得好的平衡, 是中國教育下市場經濟衝擊下的主要課題。

勞務市場的建立

生按照政府下達的分配計劃,由學校統一分配,用人單位無權到學校選擇人才。 現在企業是自負盈虧的經營者,具有相對獨立性,所以為了提高在市場上的競爭力, 他們有權拒收不適用的人才,而選擇錄用自身所需的合格人才,勞務市場由是而生, 學校成了賣家,把其產品──學生在勞務市場出售。這一方面成為了學校對自己的挑戰, 因為其畢業生的分配情況是檢驗其教學質素的信號;但另一方面使教育很容易被市場反應牽著鼻子走路, 失去了獨立的教學理想。而把教育成果單純地倚賴在市場價值,上對於沒有即時的市場價值的學科及學生質素則置諸道外, 也成了中國教育的一大危機。

中國教育面對市場經濟所帶來的衝擊,一部分是因為舊的體制仍未能完全過渡所致。 在市場經濟仍未完全取替國家調控下,個人、企業與政府的短期行為一時無法調整。 法例的訂立跟不上經濟改革的速度,以致不單在學校層面, 甚至整個教育體制層面上都出現了混亂的情況。然而,也有一部份的衝擊是市場經濟與教育的內在矛盾。 一些爭論好像學校應培養專才還是通識的人才, 教育應由市場調整還是由政府提供都是已發展國家所要面對的取捨和難題。 面對前一部份的問題,有待法例、勞務、貨品市場、資訊市場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之配套, 才可望逐漸獲得舒緩;然而,面對後一類市場與教育的衝突,則需要得普遍人在認識「科學興國」之餘, 也都認同教育旨在培養整全的人格的理想,方可以取得切合中國本身環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