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學校的教育一直偏重學術能力培訓,加上農村學校的教學資源匱乏,使教師容易忽略學生品德培養及心理成長的需要。再者,農村學生的父母普遍長期在外地打工,學生由年邁的祖父母帶養,缺乏父母的及時的關懷和指導亦不利學生身心成長。
自2014年起,沃土社得到葉志成慈善基金有限公召的資助,開展德育心理健康課程,在保靖縣兩所農村小學-清水小學及夯沙學校推行互動式德育教學。課程由香港專家導師設計,至今涵蓋三至五年級學生,結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兒童心理發展階段、孩子品德成長上的需要。當地老師於特設的多媒體德育課室授課,他們學習透過小組活動、遊戲、角色扮演、工作紙等方式,提升教學互動性,讓學生易於掌握抽象的道理,鼓勵他們於生活中實踐良好品格。
配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和品德成長上的需要設計德育心理健康課程教案,透過小組活動、工作紙等提升教學互動性。課程教案由有多年制作生命教育教材經驗的馮俊彥先生特意編寫。他配合農村學生的特點和品德成長上的需要,並咨詢教育局,編寫四個單元的教案,包括自信、孝順、友愛及誠實。教案亦會根據老師建議和當地實際情況不斷作出改良和更新。
配合課程設計德育課室。課室的多媒體設備齊全,令小學生有別開生面的感覺,藉此提升他們上課的興趣。
為了強化課堂的效果,本社邀請香港資深導師為學校老師提供課前培訓,幫助他們掌握體驗式教學的理念和傳授互動教學技巧,協助孩子有更理想的表現和發展,同時鼓勵老師與家長多溝通,讓孩子有更理想的表現和發展。培訓內容包括互動教學技巧及教學模式,主要培訓六名老師負責所有的德育課。由一個老師上課,其餘老師幫忙準備物資,從旁支援及進行考核等工作。為確保項目成效,本社邀請了香港德育教育專家、香港浸會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馬興強教授與其研究團隊,擔任顧問和評估單位,對課程的成效作出專業的評估,用以日後優化課程設計及完善課程內容之用。
在2018-2019年度,項目在兩所試點學校繼續開展課程,總受惠學生人數達403名,德育老師的授課技巧與能力都愈見熟練和靈活。除此之外,我們亦繼續推行「德育教師培訓師訓練計劃」(Train the Trainer),培訓當地老師成為未來的培訓導師,令德育教育植根於農村。與此同時,我們未來計劃加強對內地項目同事的培訓,為德育提及更適切及及時的支援。課程亦會作部份的修改,以回應教師的意見及社會的轉變。
除了在兩所試點學校外,今年沃土社在桑植縣也開展了「同伴同行生命教育」計劃,為當地生於病困家庭的子女提供生命教育,以提升他們面對困境的解難能力。項目在桑植縣芙蓉橋小學展開,透過教授專業的德育教育及提供心理輔導,持續關注這批孩子的成長,幫助他們建立正面的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