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中国教育的现况介绍及分析
(一)前言

教育对个人以至社会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教育,能教人认清这美丽的世界丶发挥个人的潜能丶 树立追求的理想和目标。教育,能使人明辨是非丶尊重他人。

生活在香港这富裕的都市,不少人都认为教育是唾手可得,但在中国内地, 很多孩子却因家贫连上小学变成奢求。作为幸福的一群,贡献自己的能力,给予协助, 我们感到责无旁贷。

我们可做的,却远远不止於在金钱上的援助。固然,资金是现时中国教育发展所广泛缺乏的, 但若以为金钱就是一切,却是将问题简化,未能对症下药。 我们认为只有对中国教育的种种情况积极了解,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 才能从更广泛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中, 去理解和感受在贫困下求学的莘莘学子及众多失学儿童的困境。认真的学习和探讨, 本身是一种关心,更是要负责任的提供帮助给他们的必要准备工作。

经过多次亲身与内地贫苦地区儿童的接触,我们认识到除了金钱,他们渴望的, 还有关心和爱。教育本来就是需要用心的事业。我们真诚希望这本小册子, 能引发大家一同走上关心丶推动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

(二)教育目标与政策

「多渠道集资」

由於教育经费不足;中央政府将财政自主权下放,让各方面共同分担, 谓要「调动各级的办学积极性」。因此教育经费的来源,有中央政府的拨款,省丶县丶 乡各级地方政府的资助,也有民间的捐助等等,称为「多渠道集资」。

 

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这是1995年教育改革的第二个主要方向。 由於相信职业技术教育对提高国家劳动人口生产力有重要作用, 及要改善大批高中毕业生升不上大学而又缺乏出路的情况,政府订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方针, 主要从高中阶段开始分流,目标要把普通高中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学生人数比例,逐渐趋近一半对一半。

政府鼓励各单位丶部门和其他社会力量(如集团丶企业)联办各种职业技术学校, 即所谓「挂鈎联办」,或甚至自办职校。换句话说,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办学, 而该课程的毕业生就被输送到联办单位去工作。这些学校除了为本单位和部门培训人才, 还可以接受委托,为其他单位培训人才和招收自费生。

政府要求单位招工时,优先录用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生,专业性丶技术性较强的岗位, 要在就业获得就业资格。至於未经培训已就业的,要进行岗前培训。 这个制度保证了工人的质素,亦同时大大提高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 直至八十年代中,中国仍对所有学校毕业学生实行严格的人力规划, 每一门学科都有相应的就业岗位,叫做「对口」。可是由於市场经济的引入, 此制度已不合时宜,而渐由双向的自由择业所取代。 因此职业学校渐渐从「对口」制改为「不包分配」制。

 

高等教育的改革

经历十年文革的断层,高等教育在八十年代初期才算正式恢复。 在社会急剧现代化的时候,对高等教育的殷切需求是可以想像的。 中央政府的处理方法是给予学校行政上的自主权;又扩大办学自主权, 打破以往家省两级办大学的习惯,允许中心城市办大学,为地方培养人才。

 

师资制度

提升在职教师学历资格
设有师范学校及教师进修学校丶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及教育学院供教师进修, 以提高教学质素及改善教师中大量不合学历资格的现象。

提高教师工资​

  1. 「工资包乾」 - 这个制度是指学校可以照原来的编制,订出教师人员数目, 从而决定支出预算。这种制度可以提高教师报酬,因为如果可以由较少的人干较多的工作, 也就可以由较少的人分摊较多人的工资。
  2. 津贴「民办」教师。(详另见「教师」部分。)

取消民办教师制度
中国政府於93年提出逐步减少民办教师数目,并於97年订下2000年完全取缔的目标。 (详另见「教师」部分。)

 

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教育目标与政策

在1996年中国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 提出要「重点普及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适度发展高等教育, 优化教育结构。2000年全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交盲」。具体的政策如下:

 

推行「素质教育」

随着基础教育的普遍率的上升,新的政策的重点从强调量的提高转到质的提升。 中国的基础教育一直偏重升学率,教学以升学考试的模式主导。 新的政策强调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改革的范围包括教学内容丶课程设置丶考试评估和教学管理制度。 改革的目标是使学生在德智体多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改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加强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重点做好初中後的中等职业教育。目标是在2000年, 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生人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数和在校生数的比例, 分别达到60%左右。积极发展高中後的职业教育,使高中毕业生除进入普通高校以外, 逐步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又积极发展电视教育丶函授教育丶 业馀进修和自学辅导等多种办学形式。成人教育重点放在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 发展多种形式的职前丶职後和转岗培训教育。

 

学校建设标准化

基础教育在基本上实现了「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凳」这所谓「一无两有」的目标後, 进一步推进学标准化建设。透过加强校际资源共享等措施,切实解决教具丶实验仪器丶 图书资料等办学条件短缺的问题。

 

支援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中央和地方要逐步增加少数民教育经费。在国家安排的少数民族地区各项补助及其他扶贫金中, 要划出一定比例的经费用於发展民族教育。

(三)学制及管理体制

学制

按大陆现行学制,小学一般要修读六年,但亦有为数较少的五年小学。 1986年,中国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下令全面推行普及小学教学, 并分批实施九年义务教育。

中等教育分为两个阶段,即初中和高中;初中的修业年限为三年或四年, 高中的修业年限大多为三年。

高等教育方面,分专科丶本科和研究院;专科二年,本科四年,研究院二至五年,分硕士丶博士两级。

另外,职业教育亦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中又分为在职及非在职, 非在职的有职业初中和中等专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主要招收高中毕业生, 一般修业期为四年;此外亦有招收高中毕业生,课程为期二年。 在职之职业教育则包括技工学校丶职业高中丶工农初等学校及工农业馀中等学校。

《中共中央关於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建议的中等教育架构:

各类高中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及所占比例
  1980 1985 1989 1997
普通高中 970万(81.1%) 741万(64.1%) 71.6万(55.2%) 850万(43.8%)
中专 124万(10.4%) 157万(13.6%) 218万(16.8%) 465万(24.9%)
技校 70万(5.8%) 74万(6.4%) 127万(9.8%) 193万(10.0%)
职业高中 32万(2.7%) 184万(15.9%) 236万(18.2%) 431万(22.2%)

值得详细一提的是中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教育的学位在过去十多年来大幅扩展, 相反,普通高中的发展却一度受到压缩。由上表可以看到职业技术学校(包括中专丶 技术学校及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的比例,1980年时才只18.9%比811.8%, 到89年已跃升至44.8%比55.2%。到97年更是 56.2%比43.8%, 基本上已达到了政府原初将比例提升至50%或以上之目标。

随着短期的大规模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亦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多方办学, 使教学失去协调。虽然中央政府谓职业技术教育内地方教育部门负责协调, 但由於各学校的财政不再由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只是有名无实。由於一窝锋办学加上缺乏协调, 各学校都争相开办当前流行的课程。学校的规模普遍细小,重复办学情况严重, 因而浪费资源。加上不同的办学性质丶规模等引致质素参差,有时甚至有乱发证书的情况。

在社会(政府以至个人)对职业技术教育需求殷切的情况下,如何改善它的质素丶 管体制等已成了急切等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内地学制

 

管理体制

以中国这麽庞大的教育系统,它的运作情况,背後的管理体制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在中国,负青管理全国教育之机构为国家教育委员会。 中国的最高立法机构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 负责教育的委员会为教育文化卫生委员会。 一般的立法程序主要是由国家教育委员会的政策法规司负责立法综合丶整理工作, 然後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常委会通过,再由国家教委负责执行。 除了中央外,中国亦在省丶市丶县等地方政府内设有专门管理教育的机构, 负责统筹教育事宜,一般的名称为教育局或教育厅。

1985年起,决定一般的基础教育由地方教育部门管理,而职业技术学校则有三种管理形式: 有由中央及地方政府业务部门管理,亦有由大丶中型企业统筹的; 其馀则由当地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办理。

至於普通高等学校,有的是国家教育委员会直属的学校, 亦有的是国务院其他业务部委所属的高等学校。此外,近年省丶市政府为配合经济发展, 亦有设立地方高等学校。

成人教育之管理体制与以上的相似,有中央与地方教育局直接办理, 亦有由中央和地方业务部门管理的;有部分则由企业直接培训所需的专业。 此外,亦有社团及个人办学的成人学校。

 

二十一世纪的体制蓝图

办学体制
积极发展各类民办学校,以中等和中等以下教育,特别是各级职业教育为重点。 世纪之交前政府加强有关立法。目标是2010年时,基本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 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办学体制及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的格局。

高等教育体制
高等教育实行中央和省两级管理,以省为主的体制。非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实行缴费上学丶 择业自主,同时完善奖学金丶助学金和特困生补助等制度。 中央实行集中资源办好一百间左右重点大学和重点学科,并在适当扩大现有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同时, 将全国高校的总数进一步减少,以减低教职员工与学生的比例, 加上通过联合办学和校际合作提高整体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政府由对学校的直接行政管理, 转变为运用立法丶拨款丶规划等行政手段,进行宏观管理,目的使各高等学校能真正面向社会丶自主办学。

此外,亦加强了地方政府的统筹角色。部分中央部门所属学校可转由省级政府管理。 到2010年,中央政府只管理少数有代表性的骨干学校和一些行业性强丶 地方政府不便管理的学校,较多的学校要转地方政府全面或主要管理。

(四)财政与分配

中国的教育经费来源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丶各级地方政府徵收的教育税费丶 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丶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 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的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约3%,占国家财政支出约11%至13%左右。 1993年中心政府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提出在今後几年要使各级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提高到全国平均不低於15%, 并逐步使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提高到4%。1995年, 国家财政用於教育支出占该年国家财政总支出的 17.5%, 整体教育支出(连地方政府非预算外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9%。

1996年教育投资来源及构成
  数额(亿元) 比例(%)
总计 2262.3 100
  1.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 1671.7 73.9
  2. 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 26.2 1.2
  3. 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 188.4 8.3
  4. 学费和杂费 261.0 11.5
  5. 其他 115.0 5.1

 

资源分配 - 中小学财政

中小学财政
1985年,中央颁布《关於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实行基础教育「分级学校,分级管理」的原则,地方各级政府为筹款募基础教育经费的直接负责者。 现在的大致布局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亦即是「三级办学」。

中小学的财政可分作三块,分别是人头费丶公用费和基建费。 人头费包括教师工资及学生补助金,公用费则包括行政费和一些非行政性的学校, 基建费就是用作基本建设的费用。

教师工资本来由国家拨款,每个月国家按工资额付给教师,但从1980年开始, 政府财政制度逐步改革,地方政府保留了大部分财政收入,以用作各项地方用途。 因此教师工资只是由地方按照中央的规定发给教师,中央实际上并没有这笔钱。这种概念, 也在省内实施,层层放权下去。於是,在一些经济不发达丶政府收入微薄的乡县, 教师的收入就很不稳定了。

基建费方面,大部分是靠地方政府「自筹」的,上级政府只拨给少量款项,以作鼓励, 由当地筹足馀款;例如建小学校舍,就会由乡拨少量的款项;再由村筹足馀款。 建初中校舍,就由县拨少量的款项,由乡筹足馀款,这种政策称为「钓鱼政策」。 但是,钓鱼政策不是在各地都能成功的,例如有些地方的人们着意经商,不重视教育; 因此对办学不感兴趣;亦有些地方财力不足,缺乏了「钓鱼」的客观条件。

学校的其他非经常性开支,主要是由学校自己解决,一般是通过「勤工俭学」项目, 亦即是靠学校本身去从事经济活动(创收)。城市的「勤工俭学」活动主要是校办工厂, 亦有校办商店丶校办饭馆,另外也有些把校舍租出去办夜校丶补习班之类。 至於在农村,除了校办工厂丶校办商店外,还有校办农场丶校办果园。 国家对学校举办创收活动采取鼓励态度,并对校办企业在税收上给予优惠政策。

政府为了保证教育的经费来源,自1986年起在全国容许地方政府徵收教育费附加, 凡徵纳产品税丶增值税丶营业税(三税)的单位和个人,都要徵收2%到3%的城市教育费附和; 农村教育费附加的徵收办法和比例,则由各省丶自治区丶直豁市政府制定。 上述所徵得之款项主要用於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由於政府只拨少量款项给小学,教育费附加成了教育经费重要的来源之一。 因此,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对该区之教育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例如淅江和云南两省约四十馀万,其中农村人口均约3500万, 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一九九七》,国家的拨款在两个地区,均约四百多万, 但由於两地之经济发展不同,淅江的教育费附加收入的是云南的7.5倍。 两地教育投资总额及生均投资因此差异极大。

1996年中国教育经费中三级教育分配比例
  数额(亿元) 比例(%)
学前教育 29.14 1.29
初等教育 766.35 33.87
中等教育 994.09 43.94
高等教育 367.90 16.26
其他 104.97 4.64
总计 2262.30 100.00

 

各級學生均教育經費支出
年度 1996 1994
高等学校 6834.93 5395.68
中学 1204.14 863.44
中等专业学校 3682.07 3095.91
技工学校     3050.84 2362.91
职业中学     2100.21 1563.86
小学 547.74 385.69

 

1996年农村小学教育经费收入 - 单位:万元
政预算内拨款 税费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丶社会服务收入
教育专业费和教育基建投资 专项资金及其他 城市教育费附加 农村教育费附加
2497.8 31.3 23.1 766.4 133.9
其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 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支出 学费丶杂费 其他 总计
14.9 693.2 455.8 138.6 4780

 199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支出2262.3亿元。中央:245.9亿元;地方:2016.4亿元。

 

资源分配 - 高等教育财政

高等教育财政
中国的高等教育经费来源仍是以国家拨款为主,约占总支出的八成,但据数字显示, 拨款正在逐年下降。面对经费不足的问题,各高等院校都各自找寻资金来源, 其中学校参与投资丶承办企业,然後将所赚利润拨作日常经费的筹集方法在近年日见重要。 此外,提供科技研究丶服务或收取学杂费亦是筹集经费的惯常方法, 但必须注意在不同的大学其经费来源之构成会有很大分别。

从1996 年开始,中国政府对新入学的高等院校本丶专科学生收取学费, 目的是改变国家对接受非义务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学生学习费用统包的状况。 自费生的比例上升十分迅速,1986年才只0.4%,1989年已有3.6%。 到了1996年新收的317万本科生中竟有21万个是自费生,约占6.6%了。 一般来说,隶属地方的高等院校之支出,普遍比隶属中央部门的院校更倚靠杂费的收入来源, 尤以一些小型的大专院校为甚。而所谓的委托代培,其实是学校收取学费的另一种形式, 由委托单位(商业)负担代培学生的全部经常费支出, 学生毕业後就根据「择优取录」的原则到委托单位工作。1997年委托代培的本丶 专学生数目有接近23万人。

分灶吃饭:有人大鱼肉,有人无饭吃
中国中央由於财政不足,加上不愿背负庞大的教育财政包袱,从1980年起改革教育经费管理体制, 谓要调动各级地方政府和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从此,中国的教育经费由以往的中央财政切块, 分好项目下达各级学校,改为「分灶吃饭」是指中央和地方的两级财政分配方法; 中央财政负责中央各部门所属高等院校,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经费,并对地方教育实行专项补助; 地方则负责担地方管理的高等院校和中学丶初等学校经费。之後在同年及1985年, 又分别规定「必须逐步提高教育投资的比例,改变教育经费过少的状况」丶 「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教育拨款的增长,要高於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年增长」丶「地方可以徵收城乡教育费附加」丶 「除了国家拨款不断增加以外,地方机动财力中应有适当比例用於教育,乡财政收入应主要用於教育」等等。

这种「分灶吃饭」的方法,说得不好听其实就是「大难临头各自飞」。 近来,中国用於教育上的支出虽然表面上加幅甚巨, 但其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的比重於1994年仍只有2.2%, 不但远低於世界和亚洲的平均水平,甚至连开发中国的平均值亦大有不及。

「分灶吃饭」带来最严重的问题是由於各地发展不平衡, 而对前述那些有关教育经费的「决定」又未有严格执行, 致使很多地方教育经费的来源丶增长都没有保证;後者令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分配比例, 容易受各级领导对教育的不同重视程度影响;前者令贫穷的地区求援无门, 造成教育发展的地区有特别的补助,但1995年此项补助用於教育上的数额却只有1.3亿, 以全国每年过千亿的教育支出而言实在是微不足道。

 

资源分配 - 职业教育财政

职业教育的财政
中国职业教育的财政来源属於多渠道集资,不同的办学模式有不同开辟财源的方法, 主要来说,有下列几项:

挂鈎联办

用人单位直接参与办学,由它们决定课程方向, 提供必要的设备丶专业技术课的导师和实习场所,学校则提供基本建设和文化课的教师, 毕业生按「择优录用」的原则由用人单位吸收聘用。 所谓联办就是指财政上联合负担。另外, 挂鈎联办也有教育部与其他部门或国营机构合作的。

代培

用人单位付钱资助其中若干学生,学生毕业後须到这些单位工作, 因此就等於职业学校为该单位「代为培训」所需人才。

自费生

学校办一些赚钱的热门行业课程,由学生付费。

勤工俭学

一般职业高中都会有一些勤工俭学项目,一方面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如旅游学校办的旅馆), 另一方面又可以增加收入。

 

1996年职业教育经费收入(单位:万元,资料:《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1997》)
拨款 税费 校办产业勤工俭学丶社会服务收入
教育专业费和教育基建投资 专项资金及其他 城市教育费附加 农村教育费附加
1360.6 36.4 79.5 22 91.2
其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 社会捐集资办学经费支出 学费丶杂费 其他 总计
小计 其中自费生
134.9 109.1 707.2 197.8 191.8 2639.8

* 国家预算内之拨款占总收入52.9%。(中央政府拨一笔款项於教育经费,再由地方政府自行分配经费之用途。)

由於教育经费不足,学校未能维修校舍,以致危房满布,尤以农村为甚。 根据《中国教育基事业统计年鉴97》,农村的教学及辅助用房约占全国总数的70%, 但有八成的小学校舍危房却是在农村的。

小学校舍情况
年份 教学及补助用房 农村教学及补助
用房占总数(%)
危房面积(万平方米) 农村校舍危房
占总数(%)
总计 农村 总计 农村
1991 30550.8 22832.6 74.7 836.2 676.0 80.8
1993 31354.9 22915.2 73.1 866.2 713.6 82.4
1995 33425.8 23651.6 70.8 887.9 729.2 82.1
1997 37118.2 25437.4 68.5 553.1 449.0 81.2
(五)教师

在中国,教师是人类交明的传播者,将累积下来的精神财富传播开去, 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单只传授知识,并且要塑造人的思想和品德。 影响学生心理和道德,也是社会主义启蒙的生力军。

中国实习把所有在校职工也称作教师,真正授课的教师,就称为专任教师。 作为一个合格的小学专任教师,是需要接受过中等师范学校(中师)的训练。 中师属於中等专业学校层次,初中以後修读三年完成,相当於高中程度。

合格的初中专任教师需於师范专科学校(师专)毕业,即三年大学专科专门教育。

合格的高中专任教师,要受过四年的大学本科专门教育,即师范大学毕业。 另外,小学教师如取得「专业合格证书」也算合资格。这证书是为一些年纪较大, 学历不足的教师而设的。

 

公办与民办教师

中国的教师主要分公办和民办两种,其中民办教师又再分为计划内和计划两种。 另设有代课丶临时和兼任老师。94年底全国实有民办师200馀万人, 中学占20馀万,小学占180馀万。

国务院办公应於1997年9月8日发出《关於解决办教师问题的通知》, 订下在本世纪末基本解决民办教师问题的目标及工作方针:「关丶转丶招丶辞丶退」。 关 - 关住新增民办教师的口子;转 - 有计划地将合格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招 - 每年从师范学校招生中,划出一定比例招收民办教师; 辞 - 不合格的人员和实行教师资格制度後未取得教师资格的民办教师要辞退; 退 - 老弱病残的民办教师实行离岗退养制度。根据《通知》, 1997年民办教师占全国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将要从 1996年的17%减少到12%。 1998年减少到7%,1999年减少到8%,2000年要结束公办民办教师并存的状况。 截至1997年9月。全国民办教师总数已从1995年的195万人减少到182万人, 占中小学教师的比例减少到14%。

 

教师

《通知》亦提出要改善民办教师之工资待遇。公办教师的工资丶补贴是由政府发给的。 计划内民办教师的工资则由政府财政及教育费附加各负担一半,而其他教师, 政府是不负责工资的。民办教师的工资占70-80%,津贴占20-30%。 全国民办教师增资水平分三类:一丶基本参照公办教师同幅度增资; 二丶不低於公办教师增资水平的三分之二;三丶民办教师的增资水平不低於35元或30元。 由於各地区之经济发展不同,民办教师工资的差异也相当大,由最低的100元至最高的410元。

非公办教师人口分布情况(单位:人)
1997年 民办 代课 临时 兼任
全国 85,206 1,020,227 238,528 48,649
农村 20,703 833,894 132,331 6,003
农村非公办教师所占比例% 24 81 55 12

 

教师的工作

教师的工作,在中国来说,是十分繁重的。虽然平均每周只上14-17节课, 但每节都有非常详细的教案,而且每年更新。在大多数地方, 教案要经教研室或其他上级的鉴定。备课丶教书丶批改作业只不过是教师工作的一部份, 一般还要当班主任。班主任的工作是要对学生的学业丶品行负起全责,并要作家庭探访。 对於一些问题学生,班主任还要频繁的探访。若学生家庭出了问题,教师更可能要插手调解。

 

教师法

一九九四年一月一日,中国正式推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教师法的主要内容是提高老师待遇,谓老师的平均工资应和国家公务员水平看齐, 并应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加薪制度。其次是要维护广大教师的合法权益, 使教师成为受人尊敬的职业。《教师法》推行以後,拖欠工资是犯法的行为, 需受法律制裁。全国拖欠教资的情况,总数已由1993年9月的14.3亿元降到12月底的3.09亿元。

对於殴打丶侮辱老师,学生是要受严厉惩罚的。解决老师住屋丶医疗问题, 也是《教师法》所承诺的。《教师法》虽已制定,但仍未能全面保障教师的权益, 拖欠工资的情况仍屡见不鲜。

在穷困农村,绝大部份教师都是民办的,地方政府只支付一半工资,另外一半由教师及学校想办法解决。 有时教师被逼另兼副业,以维持生计。有些地方,老师甚至拿不到工资,只领到「白条」, 或者要逐户去吃饭渡日当作工资的一部份。这些情况虽然已有所改进, 但要在这些地区落实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待遇,却是仍有困难。 分灶吃饭的教育财政政策是樽颈。

 

师资水平

中国的教师除了待遇低,社会地位之外,另一特色就是多学历不合格的情况。 1997年全国的专任教师中,中专教师不合格的有7.5%,普通中学初中的占19.5%, 高中的占39.3%,职业中学初中占33.8%,高中占66.1%,小学占6.9%。 (《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97》)还未计算大量的代课丶临时和兼任老师。 情况之严重与师范教育投资不足丶师资要求不严有关。 不但有不以文凭取人而以学问丶经验定夺之情况,也有因人手缺乏而要小学, 中学毕业生教中学的情况。

可是大家都未有什麽办法去大量提升师资水平,因为连要找新人加入教师的行列也难呢! 就1992年计算,全国有45万教师离职,但另一方面入读师范的人数却不断下降。 政府为吸引学生入读师范,对各级师范学校和非师范学校师资班的学生, 免收学费及降低杂费标准,并享受专业奬学金丶贷学金丶助学金等。 还将收生标准放宽,只着重笔试。以致某些学生在语言丶态度丶品格各方面不适合为人师表也被取录, 形成教师水准急剧下降。(资料:《河南教育年鉴1996》)

 

(六)数据的背後
小学学龄儿童学率(单位:万人)
年份 全国学龄儿童数 已入学学龄儿童数 入学率(%)
1990 9,740.7 9,529.7 97.8
1992 11,156.2 10,845.5 97.2
1993 11,432.0 11,170.9 97.7
1994 11,949.6 11,758.2 98.4
1995 12,375 12,192.5 98.5
1996 12,876.5 12,723.3 98.8
1997 13,346.7 13,202.5 98.9

从上表,我们发觉近年中国小学学龄儿童入学「成绩」十分惊人, 近年均达至98%以上。然而,这个数字其实不能告诉我们儿童的上学真实情况, 因为入学之後,有多少仍然在学而没有辍学(即巩固率),就不得而知。 有很多学童其实只当过「一天学生」,又或是中途辍学的。但单看入学率便看不出。 

1997年小学生五年巩固率(单位:万人)
五年前(1992年)小学一年级在学生 當年小學五年級在校生 巩固率(%)
2,488.8 2,322.8 93

入学率的另一问题就是学龄儿童之计算方法。1992 年以前的入学率是按7-11周岁统一计算的, 但从1992年起,入学率是按各地不同入学年龄和学制分别计算, 因此造成了一个「假象」,若我们根据1992年以前的计算方法, 7-11岁的人口约有12,093.3万人,而7-11岁的在学人数是11,013.3万人, 即入学率只有91.1%。但是,1995年从未上过学的7-11岁儿童约358.1万人,占2.96%, 为何有这样的差异则不得而知?(资料:《中国人口统计年鉴1998》及《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5》)

要真正了解中国教育的实际情况,除了要看入学率和巩固率外, 还要看合格率(毕业考试合格与否)和升学率(毕业後能否升学)。 1992年一年级在校学生数为 2,488.8万人, 到1997年五年级在校生有2,322.8万人,即巩固率为93%。1997年毕业生有1,960.1万人, 合格率为84.4%,约为当年在学人数的78%,升读初中的有1,836.5万人, 升学率为93.7%,即在1992年的在校一年级生中,只有73%可以入读初中。 因中国小学五丶六年制并存,所以只可作一约数来估计。(资计:《中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1997》)

 

(七)贫穷与教学

贫困地区除入学率低外,辍学(学期中途离校)率也高, 很多儿童在辍学後很快就复盲(再度成为交盲丶半文盲)。 除了辍学率高外,贫困地区的留级率也很高, 很多学童要用七丶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完成小学(有人谑称这为「七仙女猪八届」), 占用了很多学额。以1996至97学年为例,该学年农村一年级重读率达到5.7%。 高辍学率加上高留级率大大降低按时毕业率,一方面令家长更不愿送子女上学, 另外也使落後地区的教育变得更不化算。

贫困地区的「两高一低」为什麽如此严重?

教师质素
留级率高低主要取决於教学质素及课程的编排, 而教学的质素主要取决教师的能力(这当然也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关: 贫困地区的家长的文化水平低,因而可能不但未能帮助学童学习, 甚至对他们的学习有坏的影响;但师资作为教育的重要一环,本身也有决定性的影响)。 前面教师的部分提及,中国多不合格教师,而不合格的教师, 他们的水平比较差而又多集中於贫困地区,因而也就影响到贫困地区的教学质素。

课程编排
课程的编排方面,由於没有顾及城乡的差距(如毕业後的出路不同丶教师的质素差距等), 城乡统一以升学为目的织课程,贫困地区的教育只注重普通文化知识传授, 单纯追求应付考试,所教授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及将来工作毫无联系。 这一来减低教育可以对农村的帮助,二来也无法令贫困地方的儿童提高对学习的兴趣, 也出现教师不能胜任教好课程的情况,令贫困地区的学生成绩达不到要求而屡屡留级。

兼职读书
最後,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贫困地区的小孩念书之馀,经常要花很长的时间帮家人做农活, 或者料理家务,学习的时间大大大减低。另外,在家里一般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们温习环境也欠佳。

穷人念书难
至於贫困地区的辍学率高企,涉及的问题更为广泛,既涉及学校教育质素丶家庭丶社会经济状况, 又涉及人口丶文化传统等方面。

一直以来在贫困地区,尽管升学的比率低,但因传统观念如对读书人的尊重等的影响, 加上非农业就业机会少,许多学生都把「跳出农门」作为学习的最大动力。 但由於前述的高留级率和差教学质素,令部分学生在上学几年後就觉得升学无望, 学到对将来生活有用的东西又甚少,因而中止学业。 再者,贫困地区多人口稀薄,交通不便,上学不方便,尤其在三丶四年级後, 学校的分布相对集中,上学对很多学生变得十分不便(大陆农村很多时为达到入学率的要, 求在偏远的地方设有教学点,但只有数位甚至一位教师,只设几个年级,教的学生也极少, 学生升上更高年级,便要往另一处地方上课),一些学生便被迫辍学, 而另一些本已不想继续上学的便趁机辍学,形成一个大断桥。 这个断桥,另一方面,又成了支持缩小高年级的教学点的理由。

然而,贫困地区高辍学率的最重要原因是学生家庭经济困难。 有调查指辍学率与学生家庭及所在地区的贫困程度成正比关系,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在贫困地区,部分家庭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自然无力支付子女的上学费用。

再者,越贫困的地区,家中的孩子越多,家长或需要学龄子女帮忙农务或者照顾弟妹, 因而要求这些子女不上学,要麽给他们上一两年学便辍学。

 

教育与经济落後的恶性循环

贫困地区的经济差令教育发展落後,而教育发展落後又使它们的经济发展得不到教育的科技技术丶 管理人才等推动力,使贫困地区的教育与经济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要打破这个循环,需要从增加贫困地区的教育经费开始。

当然更重要的,是要重申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教育的目的是要提高人的质素,令社会更美好,从这个角度出发, 就算不谈教育发展不足对经济的坏影响,我们也应该关注贫困地区的教育问题。

陈晓宗丶闵维方:「论中国高等教育的证明收益与劳力市场化」,载《教育研究》1999第1期
教育程度 年平均收入 教育收益率
总平均 7,988 5.3%
文盲 6,191 -
小学 6,625 -
初中 7,134 3.6%
高中 7,599 4.2%
中专 8,557 6.8%
大学专科 9,111 4.7%
大学本科 10,795 6.6%

上表研究结困指出目前中国基本上是受教育程度越高,平均年劳动报酬越高。 更仔细的分析表明,在私有制企业上工作的职工的教育收益率要比在国有企业的高, 也即是说隋着中国私有经济占整体经济比例再增加,未来教育的收益会随之上升。

以上表的结果作国际比较,情况十分令人吃惊。目前中国5.3%的总体收益率比起非洲的13%, 亚洲的11%,拉丁美洲的14%,中等发达国家的8%与发达国家的9%,有明显距离。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可能显示出现时教育的内容与经济发展不配合, 或是目前经济的发展只是向低技术的方向。 全面检讨和改革教育的课程丶内容及教育的效率,以及调整国家经济架构,已是刻不容缓。

徐坚成,1996年中国教育程度与收入关系:「中国贫困县普及初等教育效率的评计」,载《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样本数 教育投入标准值的均值 人均纯收入均值(元) 民族县占样本县比例(%) 山区县占样本县比例(%)
普及程度高度(入学率超过99%) 10 7.03 706 60 30.0
普及程度较高(入学率超过95%)男女入学率差距小於3个百分点 23 6.76 756 53.8 47.8
普及程度一般(入学率超过95%男女入学率差距大於3个百分点,或入学率在90%-95%之间,男女入学距小於3个百分点 26 6.73 556 53.8 80.8
普及程度低(入学率低於90%或入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学率差距小於3个百分点 21 6.26 485 57.1 81.0
普及程度低(入学率低於80%或入学率在80%-90%之间,男女入学率差距大於3个百分点 22 6.25 527 864 100.0

中国教育现时的金字塔形发展使升学困难, 这种情况加上低教育收益率令一些家长以至学子宁愿早日投身工作赚钱, 也令一些地方政府宁可把钱效在经济效益更高的方面, 等经济发展增加对教育的需求时才来办好教育。 这种做法实在是无视世界各国经验,置未来发展於不顾的短视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上表是中国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一项计划,在1996年对102个贫困县调查的数据, 我们可以据之得出以下两个结论:

  1. 教育投入的高低与教育普及程度和男女生入学率差距有直接关系
  2. 山区县一般教育落後,而教育落後的地区大部分集中在山区县

 

辍学与失学

扫盲如扫落叶?
1949年以前,中国文盲占成年人口80%以上,经过40多年的扫盲运动, 全国累计扫除文盲1.8亿。据1995年人口普查,全国15岁人口中仍有文盲丶 半文盲1亿4千5百万人,文盲率下降为12.01%,但83%以上的文盲分布在农村, 72.6%是妇女,边远山区的文盲率更是远高於全国平均。

我们再看回前文(数据的背後)提到的,1995年时全国7至11岁儿童由於种种原因未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数, 起码近360万人,占同龄人口比例近3%,这一串数字意味着什麽? 就意味着10年後一代又一代的新文盲。而对一个民族来说,又将会带来些什麽?

失学生
据统计,中国每年仅小学就有250 万人辍学(学期中停学)。在2.2亿学生中, 约1/3只能完成小学,1/3完成初中,再继续升学的不到30%。 累计到1992年,全国有失学儿童1.42亿。根据小学入学率的统计资料, 仅1995年一年全国有300万小学学龄儿童没有入学,已入学学生中, 又有近9%中途流失,小学毕业的学生中91%升上初中。初中又有16%学生辍学。 馀下读到初中毕业的学生中,只有不足一半可以升上高中。

1985年入读小学一年级生学生教育情况:

 

分析:

  1. 该年入读小学一年级的2298万人中,有38%在初中阶段之前流失,而最後只有100万人开入大学,约占4.4%。
  2. 小学及普通初中均有接近20%的学生中途辍学,而普通高中亦有接近9%。
  3. 入读职业初中的学生仅占开读初中总人数的1.7%。
  4. 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中,有45%能开入大学。
  5. 此项计算未有将留班丶跳班的情况计算在内。另外,此表假设小学阶段为时六年,但实际上中国五年制与六年制小学并存。在毕业率丶开学率与小学招生规模大致相若之下,此表应可作为该批学生继後就学情况的合理估计。

男孩读书,女孩养猪
辍学儿童中,女童占60-80%。据1993年统计,全国贫国地区261万名未入小学的学龄儿童中, 女童占超过2/3。据1995年统计,女童的失学比例比男童高,而且随着年龄增长, 差距逐渐拉大。在10-12岁时,女孩在失学人口中占65%,即相等於同年龄的孩中, 每一个男童失学,就有两个女童失学。当然,看到表中, 男女的失学人口比例都随年龄下降而减少,两者的相距也迅速减低,是令人欣喜, 只是我们仍要为现时已经失学,年龄较大的女童想想。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8,及武萍,《中国流失状况及原因分析》,转载於《教育研究》1998年第2期
年龄 失学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失学人口性别构成
  小时 男(%) 女(%) 性別比
合计 2.09 1.73 2.49 43.24 56.76 76.17
7 0.092 0.086 0.099 49.32 50.68 97.32
8 0.13 0.11 0.16 44.54 55.46 79.90
9 0.24 0.18 0.31 38.33 61.67 62.15
10 0.50 0.32 0.70 33.63 66.37 50.68
11 0.94 0.63 1.27 35.13 64.87 54.11
12 1.83 1.25 2.46 35.76 62.22 60.70
13 3.19 2.30 4.16 37.78 62.22 60.70
14 5.40 4.53 6.35 43.84 56.16 78.05
15 8.48 7.94 9.07 49.00 51.00 96.10

 

地区和城乡流失生差异

流失生也称为失学人口,是指学龄期(7 - 15岁),因种种原因而未在校, 流失在各级学校之外的人口。它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学龄期从未入学,二是曾入学, 但又中途退出的,即所谓的失学或辍学。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天然及历史发展条件不一,近二十年的经济改革开放又采取先优惠部分地区发展, 使富省(地方)越富,穷省(地方)越穷,使得流失生的分布也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 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流失生较少见。反之,在那些欠发达丶文化教育条件较差的地区, 如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x居的西北丶西南等地区,流失生现象就非常严重。

以1989年入学1995年毕业的这一届小学生为例,六年中全国共流失189.98万。 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如北京市流失1106人,占全国的 0.058%。 江苏流失3.87万,占总数的1.78%。而西南部分省份,如四川流失19.11万, 占总的10.06%,云南有22.47万,占 11.83%,贵州有26.25万,是北京市流失生的237倍, 占总流失量的13.82%,高出北京13.76个百分点。

由於各地人口数目不同,上述比较在反映地区差异时难免有折扣。 若用一届小学生中途流失人数占期初入学人数的比重作比较,则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不同地区的差异。 根据此种方法计算出的全国平均水平为8.83%,即该届小学生六年中有8.83%的人中途流失。 北京为0.60%,淅江为3.17%,均大大低於平均点。与之相对,四川为11.89%, 新疆为15.88%,青海为21.83%,云南为28.62%,而西藏高达58.82%,六年小学竟有一多半的学生失学。

再以1992年入学1995年毕业的一届初中生为例。全国流失生比例总计为16.22%, 即三年初中有16.22%的人中途失学。北京为7.32%,上海仅为5.82%, 而部分西南丶西北地区省份,如广西为18.19%,甘肃为19.45%,云南为23.26%, 四川则为24.25%,将近1/4。

失学人口的地区差异还表现在城乡之间。我国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占在校生总数的67.63%, 而农村的教学条件却远不如城市。据统计,1995年全国小学校舍共有危房887.87万平方米, 而农村小学就占到了82.13%。农村中小学生流失现象也远比城市严重得多。 再以1989年到1995年的一届小学生为例,在这六年中,农村小学生共流失189.98万, 占期初入学人数的11.40%,比全国平均小平高出2.57个百分点。 而与此同时的城镇小学却出现「倒流」现象。有147.67万农村学生中途转入城镇小学学习, 大大高於城镇小学的流量,占农村流出量的43.73%。

再以1992年到1995年的一届初中为例,农村中学中途辍学的有237.62万, 占曾入学人数的25.76%。与小学不同,城填中学的「倒流」现象较罕见, 转学生仅占农村流出量的0.18%。这说明农村初中流失比小学要严重得多。 小学虽有不少学生流出学校,但其中将近1/2的学生是为了转入城镇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 而初中阶段流出的学生几乎全部流入了社会,远离了学校。

资料来源:武晓萍,《中国流失生状况及原因布》,转载《教育研究一九九八年二月号》。 

(八)贵族学校在中国

香港的媒介近年经常报导一些国内的「贵族学校」。这些「贵族学校」收费高, 建筑和设备都令人咋舌的豪华与先进,教学内容走向国际化。这些报导与中国失学问题严重, 学校设备不足丶落後等的其他报导放在一起。有时令人有些疑惑──究竟中国内地教育的总体情况怎麽样? 这些「贵族学校」在内地的发展又是如何?

「贵族学校」主要集中在沿海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深圳丶上海等地。 它们一般是由商业企业办经营,以高额储备金形式运作或收取高额学费的学校丶属於民办学校。

广东省在1993年5月开办第一所用「教育储备金」运作民办学校, 到1996年全省已有70所这类中小学,在校生百万人。这70多所学校中, 30多所的投资都超过1亿元人民币,最高达3亿元。他们的占地一般在100亩以上。 最大的已达600亩,建筑豪华,电脑丶实验室及运动设备先进,并以高薪吸引优厚师资。 他们的学生主要是高收入的家庭及外来人士子女。所谓教育储备金, 是家长和学校签订合同并缴纳教育储备金(每名学生的15至30万元),除此之外, 家长不需再交任何费用,学校通过运用储备金维持学校的经费开支,学生退学时退还储备金。

根据1996至1997年学校统计,全国民办学校共2920所,占全部学校的4%以下, 而这类条件设施精良的民办学校,实际不到100所,占全部民办学校4%以下。

同属「民办学校」,在经济较差的地区,民办学校被人称为「贫困教育模式」, 占比例不小。这类学校往往是因为地方政府教育经济匮乏, 为了不使村内的小孩子要走下几个小时到最近的学校上学,村里人合资办学。 这类民办学校一般条件简陋,教师待遇较低,收费也低,有的全年收费仅几百元。 教师也只能以代课教师身份聘请,工资与褔利都远低於正式教师, 每月工资数十元至一丶二百元,有的教师「代课」一「代」就十数年。

参考资料:

  1. 佩琨丶王文源丶《民办中小学发展的现状丶问题与对策》,转载於《教育研究》,1998年第6期
  2. 曾天山,《全国民办中小学观察与思考》,载《教育研究》,1997年第4期
(九)教育不足引致的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96年全国6 - 14周岁的九年义务教育适谗人口为2亿1千6百万, 整个九十年代每年适龄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高达2100万至2500万人, 相当於加拿大或澳洲的全国人口总数,要提供足够和有质素的教育,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教育的目的不单是为经济发展服务,更关人民的文化素质,教育不足引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一.自然资源的低开发

中国仍是农业大国,劳动力资源主要在农村,但目前农村的农业技术人员匮乏, 流失亦十分严重。据统计,全国每万名农业人口中只有3.9 名技术员(即0.39%), 平均2200亩耕地才有一名技术员,一名兽医平均要照顾7000头畜牲, 近半的乡镇没有农业技术推广站,2/3的村落没有技术服务组织, 70%的农业科技成果无法推广使用;这种情况在一些贫困地区尤为严重。 人口素质不高,令住在水边的不会种高产水稻,不懂水产养殖, 得不到江湖之益;住在山里的不会造林,不会开矿,收不到林果丶矿藏之利, 甚至有的农民在大面积林果虫害时,拒絶使高效杀虫药,说是怕中毒, 还得去外国医治云云。於是有再丰富的天然资源, 而没有足够教育装配的技术人员及人民的配合,社会也难以有长足的发展。

二.企业发展的樽颈

一般劳动力的质素低下,严重影响劳动市场的健康发展, 也导致乡镇等新兴企业发展成为末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樽颈因素之一。

中国每年有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另一方面, 有大量职工因水准不合企业要求而被要求离职;教育方面做得不好, 国家就不得不每年投入大量资金对职工进行转业或在职训练。 这些训练相对於整体经济发展的需求无疑是十分不足, 管理丶技术及科研究人才的缺乏成了企业发展经济及社会增长的樽颈。 以住(铁饭碗政策之下)企业由於不能拒绝国家分配, 要背负大量的不合资格职工,成为企业发展失衡丶竞争失利等的滞後因素。 到近年新的劳动法颁布,人力市场的流动相对合理, 如何处理低质素劳力大量过剩丶高质素劳力大量短缺的情况,就成了未来国家发展的重点之一; 长远的办法,就是要办好教育。

三.经济活动的不合理

人口质素的低下,令我们往往看见一些中国的地区,虽然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成就, 但人们的消费及经济活动却表现出盲目性及短视的情况。

在一些农村,富了起来的农民主要的花费是在不断的更新住房,增加房屋的建筑, 购买奢侈品等,据1997年统计,中国城镇居民每万户拥有电视机10048台, 电冰箱8912台,洗衣机8058台,远远超过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比例; 但全国人均拥有图书杂志却仅7.92册。一些沿海地区孩子随大人出海加工鱼产品而辍学, 而家中盖着新楼房一层又一层,以表现富有;有的则为结婚丶赌博挥霍资金; 再不就盲目炒卖楼房丶股票等,毫不重视长远的投资和人才的培养丶基本建设等。

经济挂帅的风气也风卷内陆贫穷地区。由於政府及地方的教育投资不足, 家长宁愿子女年幼即辍学,帮助家计,又或打工,赚钱回响到较富有的地区省份。 教育又再沦为无用的奢侈品。从这个角度看来,近年香港电视经常报导大陆贵族学校, 倒有助提升国人对教育的重视。

四.阻碍政治文化的发展

由於一般人民以至政府干部的文化素质差,对於一般的法制,人身权, 利政治制衡等观念都十分淡漠;也因此他们对於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十分低, 助长了官僚意识,甚至影响经济秩序的建立,不利政治改革。这对於大陆改善贪污丶 治安不靖等社会问题至关重要。

一言以蔽之,要强国,要富国,必先重视教育,发展教育。

(十)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中国教育

随着经济的开放与发展,中国的教育必然地要面对伴随市场经济而来的冲撃。 如果只认为市场经济是一个金矿,为教育掏得更多资源而忽略了其不同层面的意见, 便是对它的一种错误评估,除了前面谈教师时讲及,教师因为待遇丶社会地位俱低, 在转业机会大增下很多都毅然「下海」外,商品经济对中国教育的各个层面都造成不少影响。

读书无用论

市场经济带来的经济增长无疑减少了部分学生家庭的经济压力, 愈来愈少人因家境贫困而放弃学业,但同时在较发达的地区, 因为经改所带来的就业机会亦甚为可观,增加了学生继续学业的机会成本。 同时一些乡镇企业和个体户有违国家规定,雇用童工,这些都致部分大城市的学生不愿上课, 而有些毕业生还主动放弃升学的机会。与此同时, 在偏远的山区仍能够享受到经济改革带来的成果,贫困仍是失学的主因, 这亦解释了「有人无书读,有书无人读」的情况。不少家长甚至小孩子在耳濡目染下, 都宁愿孩子赚取「眼下钱」。这种把教育现实化的思想,在未来会越来越见严重。

教育投资结构的改变

经济改革打破了以往由国家独力承担教育投资的情况,现在的中国教育投资基本上是政府丶 企业和家庭的合作,而资金来源亦是多元化的。

政府: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取代中央扮演重要的角色,中央授权地方可徵收教育税, 但政府的教育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已愈来愈少。

企业:企业办学是以往计划经济的产物,但这些企业办学校在经济改革後依然存在。 这些学校一般都不但为在职父母的子女提供读书机会,亦满足了企业对技术劳务市场的需求。 企业办学总教育投资高达两成。

民间:在非务教育阶段(幼儿班)的民间办学校,学生亦需付出书杂费丶学费等。 此外,亦有所谓的自费生学额,供有能力负担的人仕就读,同时, 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亦出现了贵族学校,他们为人注目的地方, 是他们收取令人咋舌的学费,也是供极尽齐全的教学内容及设备。

效益观念的提倡

市场经济以价格作为分配资源和赏罚决策的标准,效益导向的决定原则使学校的人事和财务管理更具效率。 问题在於学校的教学内容与对学生的要求也变成要即时见效,要立竿见影。 政府对学校自主权的下放亦是促使学校进行管理改革的条件。在财务管理上, 政府取消助学金而改以奬金方式帮助学生,工商银行亦可贷款予有需要学生, 同时加强评估各种设备的效益,提高它们的运用价值。人事管理方面,则打破铁饭碗, 铁工资的传统,试行岗位责任制,按表现评估津贴,裁减冗员等。 各种改革一方面带来新的活力丶另一方面又提出对现行教育的目标和效果的挑战。

课程的实用性及多元化

职业学校的出现使教育更迎合市场需要。在扩大了自主後, 职中和高中在开办学科上亦较为灵活。然而,徒以经济价值作为开办学科的取向而缺乏学校之间的配合, 将使资源重复:缺乏整理管理只会做成浪费。更重要的是不少办学者只着眼於短期的经济成果而缺乏长远的眼光; 课程以前以训练专门人才为主而忽略了对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出来的只不过是种专业的工匠。 如困学生没有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人便成了工具;学校不过是知识工厂,成为市场经济的附庸, 失去了教育的内在价值。如何在运用与个人知识的培养之间取得好的平衡, 是中国教育下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主要课题。

劳务市场的建立

生按照政府下达的分配计划,由学校统一分配,用人单位无权到学校选择人才。 现在企业是自负盈亏的经营者,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为了提高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他们有权拒收不适用的人才,而选择录用自身所需的合格人才,劳务市场由是而生, 学校成了卖家,把其产品──学生在劳务市场出售。这一方面成为了学校对自己的挑战, 因为其毕业生的分配情况是检验其教学质素的信号;但另一方面使教育很容易被市场反应牵着鼻子走路, 失去了独立的教学理想。而把教育成果单纯地倚赖在市场价值,上对於没有即时的市场价值的学科及学生质素则置诸道外, 也成了中国教育的一大危机。

中国教育面对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冲击,一部分是因为旧的体制仍未能完全过渡所致。 在市场经济仍未完全取替国家调控下,个人丶企业与政府的短期行为一时无法调整。 法例的订立跟不上经济改革的速度,以致不单在学校层面, 甚至整个教育体制层面上都出现了混乱的情况。然而,也有一部份的冲击是市场经济与教育的内在矛盾。 一些争论好像学校应培养专才还是通识的人才, 教育应由市场调整还是由政府提供都是已发展国家所要面对的取舍和难题。 面对前一部份的问题,有待法例丶劳务丶货品市场丶资讯市场和其他方面的改革之配套, 才可望逐渐获得舒缓;然而,面对後一类市场与教育的冲突,则需要得普遍人在认识「科学兴国」之馀, 也都认同教育旨在培养整全的人格的理想,方可以取得切合中国本身环境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