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苦并生活着

苦并生活着,甘肃乡村的贫困教师们即如是。

尽管我也是从大别山深处走出来的苦孩子,但是走近甘肃东乡的乡村教师後,明显感觉自己心理准备不足。

在东乡县砚子乡砚子村小学,我们「烛光工程 - 飘柔首乌助教计画」新闻采访团一行的到来, 给星期天的小学带来生机,老远就听见孩子们的读书声。

进入小学校的校门,一字排开在教室窗户上的书包和课本就闯入了记者的视野。 听学校的马煜辉老师说,这是因为学校课桌少,学生多,几个学生共用一张书桌, 连胳膊都没法伸直,根本没有放书包的地方。一横排3大间教室,其中只有一间现在有学生上课。

走进教室我们发现,高高矮矮30 个学生挤在9张桌子边上。有的小学生只比课桌稍高一点, 怯怯地躲在个儿高的学生身边。整个教室只有一条凳子,还是最後一排的3个孩子坐着。 他们中,最大的13岁,上三年级,最小9岁,上一年级。给三年级上课时, 一年级就「旁听」了;给一年级上课时,三年级就自习。 这个35人的复式班从来就没有齐整过 - 今天你家里有事请假,明天他家里有事请假。 说起这些,马煜辉一脸的无奈。

两个人的学校

这个学校只有马煜辉和他妻子马秀莲两个老师。马煜辉结婚前,这个学校只有他一个老师。 现在他们夫妻俩住在学校,周六丶周日才有机会回10公里外的家去住上一个晚上。 在马老师夫妇的办公室兼卧室里,除了两床被子和锅碗瓢盆外,最显眼的就是一个卡式答录机。 马老师说,这是从一个朋友那儿借来的,主要是想让不满半岁的儿子体验一下现代生活。

这儿水是最宝贵的「资源」。每天马老师要从校内的水井里打一次水, 每个学生分小半杯後,给他们夫妻俩留的生活用水就很少了。今年天旱, 眼睁睁地看着水位一个劲儿的往下走,马老师只好把打水的时间从一天一次改为两天一次。

没钱,许多孩子不能上学

马老师说:「这些其实没什麽,只要孩子们能来学校我们俩就高兴, 毕竟没『失业』。」最让他们难受的是本地学生入学率太低。 800多人口的一个村,适龄儿童在校率不到50%。比如说,三年级的学生丶 班长马一得勒家有3个孩子,他是老大。现在只有他一个人在校读书, 11岁的弟弟和9岁的妹妹都失学在家。

在当地人的传统认识里,家里年龄最大的男孩最受重视,所以上学这种好事只有长子才轮得上。 为了动员马一得勒的弟弟和妹妹入学,马老师记不清已经家访了多少次,但是没用。

正巧,我们见到了马一得勒的父亲。他说:「我也想让他们上学,可是家里没钱。」 没钱是大多数孩子不能读书的原因,都开学一个多月了还有4位同学没有买课本。 马老师说,他已经给二年级和三年级的3位同学买了课本,实在没钱垫付了, 因为他们夫妇俩的月收入还不到200元钱,家里还有一个要喝奶粉的孩子。

要走时,我们听到了一个好消息。根据英国的一个1000万英镑的援助计画, 准备在甘肃4个县市实施扶贫助教,每个县有50所学校受益,砚子村小学是其中之一。

但愿这所「两个人的学校」能有书丶有课桌椅丶有电,不用发愁没有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