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群连三年高中的努力没有白费,成功考上湖南师范大学,主修汉言文学。毕业後她学以致用,在一家香港教育公司的深圳办公室当了两年中文编辑,之後到了一间基金会的北京办公室工作了一年多。两年前她加入了北京农禾之家。农禾之家是关注农村发展的公益机构,石群连说她一直在爱心之下成长,渐渐培养出关爱精神,加上她农村出身的背景,加入农禾之家简直是如鱼得水。她坦言:「(我)在农村长大,现在又服务农村,是一直离不开农村的孩子。
石群连感叹中国农村有很多未发展的潜力,「有很多事情能做,但(农村的人)不知道怎麽做,想做的人感到茫然,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不想回家。」石群连对农村发展有一份使命感,「我想改变小时候农村的(封闭)状态,让农村的人不再靠外力也能发展得很好。让农村的小孩也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作为农禾之家的培训部主任,她希望透过培训让农村的人知道农村的天地多麽广阔,能做的事很多,也很有价值。这能够令人思想提升和改变的工作,为她带来很大的工作满足感。人是很少自己突然领悟到新的思维或理论,必须通过教育和培训,给予理论知识,让听者领悟,带来更多思想上的冲击,避免固步自封,这对一向传统保守的农村社会尤其重要。曾经接受帮助而改变人生的她,对农村助学项目也有新的思考,觉得不能纯粹给予金钱,而要给予思想及精神上的帮助;给钱孩子不如扶持家庭,如拨发启动资金让家庭创业,自力更新。无论是贫困儿童上学问题或其他农村问题,由综合社区发展入手,才能令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谈到工作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和压力,让来自农村的人明白理论後实践出来是最困难,所以农禾之家要为受训者提供一系列的支援,如组织建设丶能力建设丶发展规划丶专案资助丶资源连结等。石群连笑着说她是理想主义者,带有很多农村的情意结,大学同学对大企业的高工资或做公务员趋之若骛,她却不以为然:「对我来说没有吸引力,一直坚持做这个(农禾之家),虽然难看到成绩或很大的认可,但精神很满足。」此话不假,对话中完全能感受到石群连对工作的热诚。
改变农村的现象不能一蹴而就,石群连心中有数,但她仍会义不容辞地继续关注中国农村发展,推动公益,信念从不动摇。「要做先驱者,要改变一个国家不是要靠一个英雄,是靠有人先走一步,再带动其他人加入,是一群人的力量。」她在这条路上并不孤单,与同道中人以温柔而坚定的力量,聚沙成塔。就如当年资助她的沃土社,付出的努力看似微小,不能完全消除农村孩子失学问题,却确实在改变一些人的生命及想法,今天所做的将会成为日後改变的一部分。
群连在助学者们身上感受到无偿的关爱精神,某程度上启发她走上日後的公益之路。「我想像他们那般在公益机构里面关注弱势群体,可能也会给人一些正面的改变丶一些收获和感动」。她与助学者的情谊难得一直维系至今。(完)